贾 冰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改进建议
贾 冰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是我国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旨在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中某些方面常见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尝试为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贡献力量。
职业指导 高校
一、高校职业指导常见问题
高校中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渐渐发现,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在近些年来逐渐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瓶颈,产生了如职业指导课程体系更新速度慢,职业指导课程的授课师资、教材、课件等多方面缺乏进步;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数量虽然每年都有所增加,但很多工作人员缺乏专门的培训和学习,是非专业人士上岗,即使如此还无法满足数量日渐增多的高校学生在职业发展指导方面的需求;高校职业指导的手段单一,大部分限于课堂、讲座或者网站等措施,缺少信息化手段的使用或者使用方法无法达到大学生“审美”。基于这几个方面的问题,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急需采取专门的应对措施,不断改进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以下即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二、课程体系创新以增强职业指导质量
课程体系的创新,要求依照当下行业发展的背景和高校学生的客观需要,以高等学校职业指导课程为主线,结合创新创业指导,辅之以针对性强的职业指导讲座,既要注意课堂内的知识教学,也同时注意以实践相结合,建立起一套伴随学生大学生涯的职业指导课程。这一门课程,在主线上以时间段划分,大一主要强调学生的自我认知以及建立职业目标,大二至大三开始进行职业规划技能的培养(大二理论、大三实践),大四则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求职技巧进行技能性的培训。这样,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就可以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根据学生层级不同而提供不同的服务和指导。从课程体系的内容上来看,可以包含有五大块的内容,第一,根据我国的国情,可以保留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方面的内容如就业优惠政策、落户政策、劳动者权益、求职途径等,但笔者认为此部分的内容应该在学生入学是简单涉及,而主要内容一般主要通过对大三、大四学生的职业指导讲座来实现;第二,加强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加强职业意识的认知如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职业性格、职业兴趣,帮助学生了解和培养个人的可迁移能力等;第三,注意培养学生的求职技巧,这一样的内容比较繁杂,既包括个人简历的设计和应用、个人形象与职场礼仪的形成,也包括面试的技巧和手段、求职心理学习和应用等;第四,在我国目前大力推进“双创”的背景下,开展创业技能的培训,也合乎职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学生大众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学生进行创业设计,从而激发一部分适合创业或者拥有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进行细致的实践式创业指导,帮助他们走好创业的道路。
三、加强队伍构建以增加职业指导覆盖
本话题包含两个不同的方面,一个方面是专业的职业指导队伍构建,是指由具备职业指导资质的专业人士和职业指导相关专业的教师组成专家化的职业指导团队,整个团队的人员不仅要在职业指导方面具备相当的专业技能,也需要有优秀的职业品德,熟悉就业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专家职业指导团队不仅要通过授课和培训为在校学生提供第一手的职业指导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要不断推动理论研究,将工作和研究结合起来,通过研究总结和整理工作,研究的有效成果又可以推动职业指导工作的展开。专家职业指导团队也需要定期参加职业指导培训,在职业指导相关的学科如心理学、管理学、行为学等方面不断提升个人的素质;另一个方面,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目前高校在校生大大超越了教师,而高校职业指导的人员数量就更少。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校中职业指导工作必然就面对“个体辅导”不足的问题,笔者建议,可以参照北京某些高校高年级生与低年级生入学伊始就建立“一对一辅导”的机制,高年级生既然在校园学习和生活方面能够对低年级生有所指引,职业指导的一些基础工作,也是可以纳入到这种层级学生辅导中去的。四、搭建信息化平台以提升指导效率
各高校一般都会搭建职业指导相关的信息化平台,但是笔者发现大多数高校一般都仅仅采用网站这种形式。在实践过程中,这种信息平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信息化手段的发展,单一网站式的信息平台暴露出一些缺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关注率低或者说对学生的黏性较低。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生都拥有腾讯QQ或者微信账号,这是一种高黏性的信息手段,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应当搭建QQ或者微信公众号这样新的职业指导信息平台,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使用频率,而且极大的增强了信息的互动。通过这样的职业指导信息平台,高校职业指导团队不仅可以更新最新的职业指导信息和就业信息,也可以通过互动式的交流,为学生提供在线职业指导,提供各种类型的职业评测,从而方便的为在校学生解除疑惑。这种新式的信息平台,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职业规划的相关经验,增加学生职业规划的实践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的工作。[1]晏章梅.关于提升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质量的几点思考[J].职业,2016(25).
[2]沈培辉,周周.新常态下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新三化”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17).
[3]戴仁卿.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以“就业”与“升学”选择的心理困境为视角[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7).
[4]桂媛.新时期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J].教育与职业,2016(17).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贾冰,女,汉族,新疆克拉玛依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