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8424
  • 张 萍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张 萍

      在应对大学生课堂沉默的问题,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堂提问技巧、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大学生自身要在强化学习动机与端正学习态度、认识课堂交际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自信心等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

      沉默 课堂沉默 大学生课堂沉默 原因分析 对策

      大学课堂学习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且有助于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普遍存在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概念界定

    “沉默”是一种心理倾向,即个人在交流中不愿意说话的心理状态和性格倾向。[1]课堂沉默产生于教师期待回应和学生做出回应的间隙之间。课堂沉默包括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所有沉默现象,主要是指在课堂互动活动中,学生呈现出的不积极思考问题、不认真参与配合或不主动回答问题的特定状态。[1]大学生课堂沉默,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呈现的不积极参与、不认真思考、不主动交流及回答问题的状态与行为。

    二、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分析

    (1)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在中国文化中,爱面子观念一直是比较典型和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大学生常常用沉默来保全面子。随着网络的普及化,从网络上获得的新鲜的、具有强烈的感官刺激的影像会干扰大学生听课和学习,缺乏对老师所抛出问题的认知,必然无从作答。

      (2)教育经历方面的因素。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所接受的教育是以应试为目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长期接受“多听少言”和教师“权威”不容侵犯的教育,仍处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有质疑,不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进了大学以后,中小学教育中已形成的习惯模式很难改变。

      (3)教师提问策略的因素。教师提问策略是否得当也是影响大学生课堂表现的重要因素,当前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很大程度上跟教师不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技巧有关。教师提问后没有给学生等待时间,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有压力,害怕回答问题。

      (4)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影响。据观察,部分大学生上课是为了应付老师点名或者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具型动机直接导致了他们不重视课堂师生互动,而选择保持沉默。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般不主动提问或回答问题。有挫败感体验造成了大学生也成为课堂沉默的主要人员。

    三、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对策探讨

    (一)教师层面

      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学方法有直接的联系。教师在改变大学生课堂沉默现状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转变教育观念。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指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教学态度,按照时代和社会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课堂吸引力。要对课堂沉默现象保持警惕,多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

      (2)提高课堂提问技巧。提问是课堂活动交流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它所占的比率较高,教师所选择的提问方式对学生和师生课堂互动有着非常重要影响。教师要使每个学生尽可能有一次课堂发言的机会。课堂提问要注重有效性、针对性。教师要鼓励保持沉默的学生,给予其机会。

      (3)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在和谐的课堂氛围里,他们才能消除心理上的胆怯和顾虑,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自身的情绪、情感必须具有感染力,教师增加感情投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以自己的积极感情和独有的亲和力感染学生,使课堂出现和谐的心理氛围。

      (二)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改变大学生课堂沉默现状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要作用,但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1)大学生要强化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进入大学之后,解除了高考压力的大学生们认为,考上大学已经完成了学习的主要任务。他们失去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动力当然也无从谈起,变得散漫起来。大学生要意识到自己上课的最终目的不是通过考试,而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大学生应自觉转变学习态度,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2)大学生要认识课堂互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学生不仅把课堂学习当作获得专业理论知识的主渠道,而且应该把它当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的机会。对一些在课堂上经常保持沉默的大学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课堂互动更是一个挑战自我、锻炼自我和提高自我的平台。

      (3)大学生要不断增强自信心。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一部分学生信心不足,对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观点的正确度缺乏自信,害怕犯错误,引起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对此,大学生要进行自我心理暗示,暗示自己会做得很好,并不断鼓励自己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教师对信心不足的学生应提供较多的情感支持,积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以帮助他们逐步确立自信。

      [1]刘蕾.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7):215~216.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张萍(1990-),女,汉族,陕西商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本文标题: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35662.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