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文博 马晓奕
浅析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肇文博 马晓奕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正经历着飞速发展,这对对外汉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并尝试列出可供参考的汉语国际教师培养意见。
对外汉语教育 教师素质 对外汉语教师培养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横跨多学科的专业。包括基础的汉语专业知识,还有语言学知识,心理学知识,语言教学法知识,教育学知识,文学文化知识,哲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等。可以说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以汉语专业为中心学科,其他专业领域在教学过程中服务于教学,辅助教学的学科。要把汉语教好,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五点素质。
一、扎实的汉语知识基本功
汉语之所以被认作是一种难学的语言,大多是因为相较其他语言,汉语在词类上无形态变化,词类的区别主要依靠意义和句法功能。[1]另外,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等原因。教师作为知识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应该起到一种“转换器”的作用,将晦涩的知识转化为容易吸收消化的精神食粮。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不是每一个以汉语作为母语的人都能成为对外汉语教师。毕竟不是每一个汉语母语者都能使用标准的符合情境的汉语。即使语言用的好,也不一定能解释清楚里面的语法细节。当然,在汉语的教学过程中,只有语言本身还远远不够。
二、敏锐的政治素养
周恩来先生,世界闻名的中国外交家,他曾说过:“外事无小事。”这是每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人都应铭记的话。它要求教师在进行对外教学的时候多问多观察,谨小慎微,不盲目做决定。另有一些事物是需要对外汉语教师时刻保持警惕的,在教学过程或公开场合中,因教学或活动使用的中国国旗、地图,国歌等。汉语教师是否有一种判断是非的能力,第一时间对有误的信息做出反应,立场明确,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在课堂或一些公开场合,问到一些敏感、尖锐的政治问题,是否回答,怎么回答都是对外汉语教师要在瞬间考虑清楚的。三、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
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属于应试教育,那么对中国学生的传统教育方法,是否适合应用到其他国家的汉语学习者身上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教学绝对不能千篇一律,究竟如何进行教学,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是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备课就是在“备学生”,这里就强调一个灵活。目前大部分教师接触到的现代教育技术多为,PowerPoint,微课,音频等。自21世纪以来计算机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社会逐渐步入信息化,网络化,更多的汉语教学手段逐渐兴起。这些变化都为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可以说网络将成为未来教学技术的核心。[2]网络上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将会成为汉语老师教学的一大助力,能否把握好网络进行教学,对汉语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祖晓梅教授的《跨文化交际》一书中提到了,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包括两种能力: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能力。前者是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后者则是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3]在汉语教学中,肯定离不开中国文化的教学,也难以避免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跨文化交际,在这期间,教师要起到控制和调节的作用,使各国之间文化交际和谐顺畅。五、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自我反思的精神
教师的学习并不是仅指备课,而是时时刻刻都做好了准备,去接受新的知识和想法。尤其在海外进行教学的汉语教师,每天面对着另一种文化和语言,就是在学习,在适应,从而使自己在新的环境中磨合得更完善。教师的反思精神除了自我反思,反思的形式还可以是合作型;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对象、教学效果和教师自身的修养;反思的重点可以是外显的行动本身,也可以是行为背后行动者的观念;反思的阶段可以是某一堂课的教学,或是一个单元、一个学期,甚至是教师教育者整个的成长史。[4]
六、结语
要抚平日益增长的对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师需求与滞后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速度之间的矛盾并不容易;培养出能够灵活应对各国国情的汉语教师是现下最要紧的事情;心理素质不过关,难以适应心理落差是赴海外教学的汉语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土教师专业知识缺乏,水平参差不齐,缺少实践和培训等问题尚待解决。种种问题摆在面前,我们必须认识到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光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是不够的,建议教师亲身去实践,在课堂中感受,不断夯实基础,磨砺心智,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只有靠教学磨练出来的教师才能“百战不殆”。而对于汉语教师的培育者来说,培育教学意识和培育教学能力一样重要,培育者要认识到分阶段、分层次地培养汉语教师,要优于教师的批量培养。优化培养方案,合理地调整培养计划是培育着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此看来,要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不断发展,汉语教师及其培育这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戴庆厦.汉语的特点究竟是什么[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46(5):8~14.
[2]熊茜茜.近十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及趋势[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
[3]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4]李培毓.谈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素质[A].北京: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研究,2014.
沈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