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玉霞 孟云侠 姚红玲 王志娟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的“接口”和“通道”探索
付玉霞 孟云侠 姚红玲 王志娟
京津冀区域先进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推动并形成了市场对高职人才需求的新高潮。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佳渠道,认清形势、找准时机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培养充足、优秀的人才,是环京津冀区内高职院校责无旁贷的任务。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高职衔接 职业教育
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对河北的高职院校发展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也为河北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上升空间。身为河北高职院校的一员,应全面研究一体化过程中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需求与呼唤,用足政策,乘风破浪,深化改革,推进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科研方式、师资队伍、学院管理方式和整体服务上的转型升级,实现具有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
一、如何创新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的“接口”和“通道”
(1)当前,中高职衔接过程中课程体系衔接不畅,表现在课程体系难以对接,课程内容重复,课程评价缺乏层次性。基于职业教育的标准,应推进中高职课程体系化建设,通过课程标准的完善促进中高职课程内容的有序衔接,突出课程评价的层次性。同时,明确中高衔接的地位,即中高职衔接中培养目标的确定是中高职课程衔接重要前提,而课程体系衔接是实现中高职培养目标区别的核心之所在,制度保障是促进中高职衔接中的培养目标实现和课程体系有效运行的重中之重。(2)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发现,中高职衔接中培养目标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中高职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而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的深刻原因,一是职业标准体系不健全;二是中、高职专业目录存在专业类别上的错位。基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因此提出了破解中高职衔接中培养目标定位不清的对策,确保职业标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主要的实现路径是将国家职业标准纳入到国家战略层面,扩大国家职业标准的覆盖率,提升国家职业标准的有效性,严格监控国家职业标准的质量。
二、中高职衔接的平台搭建
京津冀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亟需加快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要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其次要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力争搭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中高职衔接”的四大合作平台,即: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共用共享平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区域性平台、师资与学生交流交换平台、现代服务业区域性研究平台。
三、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的“接口”
(1)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职教育应找准与京津两市的合作契合点,按照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借助开放多元的信息科技平台,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的“双赢”模式,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保障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2)中高职教育衔接发展是两个系统在多种特征基础上兼容性的繁杂适配。具体来说,两者的衔接内容上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制等教育教学环节的衔接和联系;形式上有“以学校为中心”的衔接和“以课程为中心”的衔接;在路径上有校校对接的“直通车”,还可以通过社会这个“中转站”,分段走向继续学习的立体通道。
(3)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应突出重点,要聚集教育功能疏解,统筹谋划一到两个集中承载地。在京津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中,重点做好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开展中高职教育结对帮扶、吸引京津高校与河北省共建研发平台等工作。
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的“通道”
(1)从疏解北京教育核心的角度,缩减北京的职业教育规模已是大势所趋。据了解,至2020年,将5年“精简”,中职规模会减少一半,将调整到60所左右,高等职业学校数量相对稳定。河北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找准与京津两市的合作契合点,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2)推动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通过搬迁、办分校、联合办学等措施向外疏解,探索建立京津冀职教集团,适应产业链分工合作的需要,支持职业院校跨区域合作、培养人才、共同开发课程、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共享教学科研成果等。
(3)河北有生源,但缺设备与师资;北京、天津有设备与师资,但缺生源。双方合作正好实现了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自京津冀三地推进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以来,河北省的一些地市纷纷把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石家庄、保定等地先后与天津市达成职教合作协议,探索打通两地从中职、高职、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寻求了两地合作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的新路径。
[1]周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下的中高职衔接发展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4).
[2]杨根莲.区域视域下基于工学结合的中高职衔接研究[J].职教研讨,2015(9).
[3]常治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区域内中高职衔接对策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9).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本文系2017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的“接口”和“通道”探索》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RS-2017-3043),课题负责人:付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