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 达
一、京胡为京剧伴奏乐器特点
拉了一些年的琴,有一些在舞台上的实践,也想把这些感悟付之于笔,记录下来。先说说京胡作为京剧主要伴奏乐器的特点:首先,京胡有高音频、辨识度强的特色,具有带领演唱者以及整个乐队的作用。有很多演员或京剧爱好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在家跟着电视或录音伴奏唱,自我感觉非常好,但是一上胡琴就会费力。但是,经常上胡琴或有经验的演唱者就完全没有这样的问题,甚至觉得现场京胡伴奏要比跟着伴奏带舒服得多。因为京胡强有力的音色可以给演唱者带来强烈的感官听觉刺激,现场伴奏时演唱者更能感受唱腔旋律的自由伸缩性,抒发自己的演唱需求。我曾经独自一人同一位钢琴伴奏为一个大的合唱团伴奏京歌。我拉主旋,钢琴伴奏弹配和弦。当我一拉响京胡时,所有的演唱者都立即精神振奋,全都跟着主旋律,没有人拖拍子,且在录出的音效里都是京胡的因素。都说钢琴就是一个乐队,可是一把小小的京胡比之却丝毫不逊色。在京剧唱腔里,京胡就是音乐伴奏的主旋律,没有它,乐队就会群龙无首,伴奏便无法进行。其次,京胡由于其富有特质的音色而具有独特性,很适合为京剧人物鲜明的形象伴奏唱腔。京剧人物要凸显其个性,不能千人一面,同理,京胡伴奏也要以此为源理解人物并进行伴奏。没有京胡伴奏的包裹,演唱势必干涩、没有姿彩。可以说,京胡是京剧音乐的灵魂,要让灵魂鲜活富有生命力,给人强烈且美好的感染力,就需要操琴者掌握不同的伴奏方法,并体悟其中的窍门,进而运用到舞台实践中。京胡是一件可独奏也能伴奏的乐器。作为独奏乐器时,它有其独特的音质,不同凡响的音响效果,可以像众多民族乐器一样独立完成适合它的独奏曲目,京剧音乐中也有许多由京胡独奏或领奏的曲牌。作为伴奏乐器,京胡主要为唱腔伴奏,其内容就有了丰富的变化,表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手法。其实,京胡本身的演奏技法并不是很复杂,但它却是一件难以控制和降服的乐器,加之多样的伴奏技法,和在舞台上现场伴奏的经验及灵活性,又为其演奏增大了难度。比如:拉老生的[快三眼],由于京胡的把位小,不便于频繁下把,便使得内外弦的音要快速倒换,还要把演员的唱完美地包裹起来,并带动整体乐队有层次地进行,不得慌乱。这些快弓要求勤练手指的灵活度,将难点、不易倒换的地方反复练习,还要有稳定的节奏把握,配合好下手活儿和鼓师共同把唱腔旋律完成。青衣、旦角的唱腔,舒缓的旋律相对多些,需要多练慢弓和情感的表达。慢弓就要多以长弓不间歇连续进行为主,可以带有弓头,也可以从弱到强来回推拉,配合唱腔旋律,该缓则缓,该紧则紧,不能因为慢而显得拖沓,也不能因为快而显得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