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向阳 陈安然
博物馆唐代服饰展陈形式初探
卞向阳 陈安然服饰类藏品是博物馆展陈过程中难度较大的一类藏品,而在服饰类藏品中尤以唐代服饰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最为广泛,在中国服饰史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在不断涌现新技术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充分发挥服饰类的科研价值、文物价值,这已经成为了当今博物馆展陈服饰类藏品需要解决的问题。唐代服饰 博物馆 展陈
一、唐代服饰藏品类别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一个朝代,其稳定、强盛与开放,为自商周秦汉发展而来的中原文化吹进了变革之风,从而引发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乃至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大发展大繁荣。唐代服饰在中国古代服饰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李唐政府对外来的文化、技术、宗教等事物的秉持包容、尊重和欣赏的态度,使当时的首都长安一度成为世界文化、技艺交汇的中心开放型城市。纺织工艺的提高和染整技术的创新得益于此,为唐代的服饰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制作原料。原料品种的增多使唐代服饰色彩更加鲜亮,纹样更加精美,款式更加多样,历经千年仍有为数不多的服饰、纺织品得以保存至今。
从目前存有收藏唐代服饰藏品的博物馆来看,唐代服饰藏品可分为实物和仿制品两大类,实物是出土或传世至今的唐代文物,而仿制品则是基于实物、图像、文献复制或复原用于研究、教学、展示的纺织品、服饰、制作工具。以第一座全国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为例,该馆藏有的唐代服饰藏品包含了较为全面的实物和仿制品,如国家一级文物深蓝色菱纹罗袍,纺织品唐代团窠联珠对狮纹锦,复原服饰唐代女性襦裙等。
二、展陈形式现状
(一)平面铺排
从实地调研现状分析来看,唐代服饰藏品实物的服饰和纺织品由于其自身的价值属性,保护和研究意义显然大于教学展示。加之实物藏品通常有残损、易损的情况,无法展示其穿着效果,因此对于实物而言,其展陈形式偏向实体展示的平面铺排,以平行面或垂直面陈列方式较为常见。(二)模型展示
通常所说的服饰人模展示也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利用对人体形态的模仿,根据人体的构造,充分展示服饰藏品在穿着后的效果,实现了服饰藏品的三维立体展现。与前两种展现形式相比,模型展示实现了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从所调研的博物馆分析表明,模型展示要求唐代服饰藏品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因此一般较为普遍地成套展陈根据实物复原出的服饰,并搭配平面铺排形成主题场景展示,体现出唐代服饰的配伍艺术与服饰风格等信息,更全面的实现展陈博物馆传播、教育的职能。(三)数字化展示
数字化展示是日新月异的技术成功应用在博物馆展陈地实例,具体指对数字化藏品信息进行选择和有机组织后,以电脑和网络为平台,采用数字化展示技术构成的一种信息群的呈现,应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去表现文物的信息与主题。如日本奈良正仓院就将馆藏的唐代安君子半臂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在其网站做虚拟展示,这也是未来博物馆藏品展陈的趋势和方向。三、新技术新优势
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日趋成熟,数字化展示为服饰文化遗产带来了一种全新模式。从调研现状分析,数字化展示形式主要有虚拟博物馆、多媒体系统和图片展示三种主要的数字化展示形式。虚拟博物馆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博物馆藏品和历史以及其他场景的博物馆陈列方式,最大限度地扩展了传统博物馆的展示、演示等职能,同时通过软件或者硬件设备,为参观者在欣赏藏品的同时加入一些“新鲜”的交互体验。而多媒体展示系统以网络为平台,是专业的“第五媒体”播放系统。在调研过程中,运用最多的是电子翻书系统,它适应了现代观众对信息的大量需求,结合展陈内容为其带来参与感和新奇感。图片展示则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以弥实体展馆内藏品不能进行全部展陈的缺陷。未来,具有交互式功能的博物馆将成为博物馆的主力军。它集情境体验、角色体验、虚拟体验于一身,使藏品展陈更具人性化、开放性和多样化。藏品突破展柜限制,与参观者进行交互式信息传递。四、结语
对于唐代服饰藏品而言,其实物和仿制品的展陈形式为平面铺排、悬挂支撑、人模展示和数字化展示。但新技术的展陈形式出现使得实物藏品的信息能够让参观者依据需要通过三维模型、影像资料、图片展示等新的方式能够更全面、直观地进行自由欣赏和研究,并最大限度的让藏品得以保存保护。同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增强了藏品信息的表现力,多种手段的共同作用也进一步加强了展示气氛的感染力,拉近了参观者与展品之间的距离,它能够使参充分展现藏品价值和唐代服饰的魅力,进而发挥出博物馆中服饰类藏品的教学、科研及文化传播的功能。[1]黄能馥.中国服装通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81.
[2]李超德.唐代服饰的风格特征[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06):6.
[3]梁惠娥,张守用.关于当下我国民族服饰博物馆展示现状的思考——基于江浙沪地区民族服饰博物馆的考察[J].艺术百家,2015(11):77~78.
[4]梁惠娥,张守用,贾蕾蕾.民族服饰博物馆数字化展示艺术初探——基于江浙沪地区民族服饰博物馆的考察[J].东南文化,2015(12):101~102.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卞向阳(1965-),男,汉族,博士,东华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服装史论及设计美学;陈安然(1992-),男,汉族,硕士,东华大学,研究方向: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