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平 池 娟
一、前言
日本文化与中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很多文化之间都存在相同之处。中国文化成为他们重要的吸收来源。尤其是语言文化有着大量的相似之处。中国汉语是日语文化的重要基础。随着长期的发展,日语文化在汉语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其他文化的精髓,从而形成了日语特色的语言文化。然而汉语是最为重要的日语文化前提。二、发音方面的影响及对比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汉语的发音也在不断进行发展。通过查阅不同时期汉语的发音,本研究发现有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汉语对日语文化的影响也有着不同。例如在日语中,我们有很多的一字双音,这都是与我们春秋战国时间的汉语发音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时也与唐朝的汉语发音有着一定的相似。通过长期的语言进化发展,形成日本独特的语言文化[1]。在学习日文的过程中,教学可以进一步发掘与其相似的汉语特点,有效提升对日语发音的学习效果。通过大量的梳理,笔者发现日语的发音或者是与汉语有着惊人的相似,或者是由汉语发音转化而来,与汉语有着一定的不同。目前,日语有3种发音形式:第一是吴音。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传入日本的,然而现在的日文吴音也在不断减少。第二是汉音。可能是唐朝时期,有中国传入日本。因为这个时期的中日关系相对更加紧密。日本吸收了中国这个时期的大量文化精髓,现在的日文之中有很多汉音结构。第三是唐音。这是宋朝之后进入日语发音结构的。唐音也是现代日语之中重要的发音方式。由上述三类汉语发音与日语关系的比较发现,汉语发音对日语有着重要的影响。三、文字方面的影响及对比
从日文的形式来看,主要有两种假名,即:平假名、片假名。平假名与汉字的楷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日文之中有很多正规出版物上都是运用这种书写方式。片假名则是一种外来词和象声词的注解。通过日文与汉字的对比发现,现在日文存在大量的汉字书写比例,从印刷品的书写来看,汉语文字对日文有着极大的意义。在日本小学教育时期,需要对汉字进行一定程度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汉字的书写规律,从而才能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日文书写,这是日本小学生的必修课。目前发现很多日文历史文献都是应用了大量的汉字进行书写。平假名主要是由汉字的草书书写方式演变而来,片假名责任楷书书写方式演变而来[2]。总体来看,汉字中的行、草、楷等书写形式都与日文有着大量的相似之处。现在的日文之中还存在大量的繁简体,书写的难度也是相当较大的,因此他们在小学阶段进一步开设书法等课程,进一步规范孩子们的书写技巧和能力。四、表达方式方面的影响及对比
每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化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特征,尤其是表达方式。尤其是习语的了解更为重要,是一个国家语言文化的认识基础。主要的习语有成语、俚语、俗语等。这些语言在汉语中大量存在,在日文中也是十分普遍。这些语言学习发现,有着十分有意思的地方,也是其他国家了解我们的重要途径。有些人在学习日语中发现习语的学习是最难得,其实他们的习语有汉语有着更多的联系。“吃一堑长一智”在汉语和日文之中都有相应的表达方式[3]。因此学习过汉语之后,再学习日文的表达方式就十分简单。汉语中的习语不能只理解其表面上的含义,对其深层的意义也需要进一步学习,这也是日文习语学习的关键。另外还有日文之中还有一些反问句的表达方式也有汉语有着一定的联系。五、书写格式的影响及对比
汉字的书写格式有着一套规则,例如信件的书写就需要一定的格式。这些书写格式对日文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们在书写信件的过程中,开始有敬称、礼貌用语,这些都是表达书写信件的人对收件人的尊重和礼貌,逐渐这种形式成为信件书写的基本格式。在日文之中,信件的书写也是如此,在开始需要书写一些礼貌用语等。另外还有就是信封的书写方面日文也大量吸取了我们的表达方式和格式,像邮编等。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普通信件被电邮所逐渐取代,但是汉语对日文书写格式的影响没有减少。研究汉字书写和日文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实现汉语言在全世界的传播。六、结语
总而言之,汉语对日文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日本形成自己语言文化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经济的交融发展,中日需要在各个领域加强联系。其中语言文化的交流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日文中存在大量与汉语不同的地方,但是更多时候,汉语对其影响还是巨大的。逐步认识汉语文化对日文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实现两国文化的有效交融发展。[1]林燕燕.论日语教学中学生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以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为视点[C].Proceedings of 2013 Asian Conference on the Social Sciences(ACSS 2013 V4),2013(12):176~177.
[2]孙守峰,任青云,等.驻华日企跨文化日语培训案例探析——以感谢场合为例[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2),2012(03):129~130.
[3]李义楠,高洋,等.从语言学视角浅谈日语中的外来语[C].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ICASSR 2015),2015(0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