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校园足球退出机制探析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3410
  • 谭玉芳

      2017年2月,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冬令营新闻发布会上,王登峰司长表示,将按照“高站位谋划、精细化落实、高水平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布局,完成对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的摸底普查工作,建立校园足球退出机制。这是校园足球开展以来首提要建立退出机制。为实现2025年建立5万所特色校的目标,保证优质完成目标,需要激励和约束双管齐下,必须具有健全、科学、完善的流动及更新机制,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保证其长足发展。

    一、校园足球进入机制与退出机制现状分析

    (一)现有机制

    《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的出台,对申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从条件保障、训练竞赛、教育教学等方面对校园足球特色校的认定进行了规范,其硬指标主要包括:

      (1)条件保障。学校至少有一名足球专业教师;设立足球工作专项经费,并对经费用途、标准进行细化;为学生购买体育运动意外伤害险。

      (2)教育教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足球作为中小学体育课必修内容;确保每周一节体育课用于足球教学。

      (3)训练与竞赛。学校要有足球俱乐部或兴趣小组;组建校级男、女足代表队;开展班级、年级间足球赛,基本做到全员参与足球。

    (二)现有机制存在的问题

    校园足球迅猛发展、特色校突增的同时,出现了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现象。一些学校在申请时弄虚作假,师资、设施不达标;经费管理有漏洞,未制定合理的资金监管、利用机制;特色校的足球联赛是否能落实到位,监管者能否及时把握情况,都是校园足球发展中普遍存在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原因

    (1)运行机制不畅。管理学理论指出,任一完善的体制中,权、责、利必是一致的。很多学校争夺校园足球特色校的帽子,仅是为了获得其中的名誉和经济利益,并未真正履行其应有的责任,政策很难落到实处。

      (2)活动的开展名不副实。在部分足球特色校中,由于师资、场地条件有限,校园足球被粗暴的理解为就是组建校代表队去参加比赛,足球教学训练也只是围绕比赛运转,校园足球被当成了精英活动,为了培养少数足球精英,曲解了校园足球面向大众的理念。

      (3)宣传力度不够,观念落后。校园足球的关键在校园,但不是全部,校园足球的持续健康发展,需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需调动各方力量积极配合。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及长久以来的应试思想影响,许多家长对于足球持怀疑态度,对安全问题有所顾虑,对校园足球的认可度不高。

      (4)缺乏完善的评估体系。校园足球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有相应的评价机制,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是实现校园足球活动长足发展的根本保证。当前的校园足球活动缺乏对试点城市及特色校的监督评估体系,特色校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了解与反馈。

    二、校园足球退出机制的策略思考

    (一)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观念

    原有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以致校园足球在发展过程中要面对由于思想意识不到位引起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校领导、教练等加大宣传力度,深刻理解校园足球的内涵,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开展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足球活动,耐心答疑,取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二)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

    校园足球评估体系应该包括人员、对象、方式等方面的评估,人员以全国校园足球评估小组、试点城市评估小组为主,并借助多方力量,适时引进第三方评价,使评估主体多元化,集思广益。对象主要包括试点城市和特色校,建立定期考核机制。方式有实地考察、电话及网络监督等多种方式,实行定期“升降级”制度,完善奖励办法,采取精神及物质奖励等多种方式,提升校园足球活动的积极性,对落实较好的学校进行奖励,淘汰落实不到位的学校,形成倒逼机制。

    (三)重视教学评估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对于校园足球的顺利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校园足球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定期对足球教练进行考核和培训,邀请资深足球人士进行经验传授。除师资队伍建设外,把“硬指标”中的足球课落实情况作为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足球作为必修课,就要以课程的标准来衡量,教学的专业性是重要的评判标准。

    三、结语

    校园足球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如何真正实现把校园足球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有效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校园足球建设,建立校园足球退出机制,是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申报评选要坚持优中选优,坚持奖励与淘汰并举的退出机制,确保足球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中。

      [1]王格.我国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2):99~102.

      [2]李卫东,何志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1(3).

      本文标题:校园足球退出机制探析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38014.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