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安全为先“四度”相伴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3495
  • 景红娟

      区域游戏的教育功能是通过游戏材料来实现的,材料的投放是区域游戏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材料投放的是否得当,可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质量,关系到幼儿发展的速度和方向,从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材料的投放以适度为原则,我试着从四个角度来阐述:

    一、把握好“安全度”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区域游戏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性应是第一位的。

      教师为了材料的逼真、美观,不惜加班加点制作一些逼真的玩具,有些海绵的制品,为了漂亮,被我们教师涂上了厚厚的颜料,投放到活动区中。精美的材料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这一点无可非议。然而,我们更应注意材料自身是否能促进幼儿学习、探究等活动的价值,绝不能仅仅看重它的外表。还有一点必须指出,涂上颜色的海绵制品,有些退色的制品,有些填充物,既不卫生可能还有毒。如果只是好看,幼儿拿着玩玩,厌之而后弃之,那么,再精美的玩具又有什么用呢?正如有些老师反映的,自己辛辛苦苦地制作了逼真的包子、汉堡、鸡腿、饼干、漂亮的厨具等,却几乎没有孩子玩,即使有也只是买了汉堡、鸡腿在那里假装品尝,心里很担心,万一真的品尝了,后果可是很严重的,那些逼真的汉堡、鸡腿可都是用颜料染的。看起来精美的材料,如果不能给孩子提供想像与创造的操作平台,也就失去了材料投放的价值。

    二、把握好“目标度”

    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主题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的系列活动。材料投放应具有目标性,投入要有计划、有目的,不要把材料一下子投入进去,应分期分批的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使他们有新鲜感。

      首先、幼儿园应从区域活动的需要出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为各班配置必要的成品材料,使幼儿有进行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其次、根据近阶段的主题目标和活动需求及时投放活动材料。如:妇女节来、儿童节我们就投放卡片,彩笔、花纸、胶水等,便于幼儿制作卡片与礼物,送给妈妈或者小朋友。

    三、把握好“契合度”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 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

      (1)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点,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首先,教师要多观察了解每个年龄段,各个阶段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了解孩子们喜欢玩什么,不喜欢玩什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各区角的活动。同样是建构区,结合小班幼儿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和小肌肉群不够发达的生理特点。可为他们提供体积大,便于取放的建构材料。而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在提供建构材料时,则要注重多样性和精密性,以满足他们的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2)投放材料要针对活动的主题以及班级的实际情况。如:在小班主题《美丽的春天》活动中,我们看见幼儿对制作柳条和迎春花感兴趣,因此在美工区投放了绿色的黄色的皱纹纸,便于幼儿制作。(3)要注意班级特色,如:我们班的特色活动是青团子,就针对制作青团子投放,材料有彩色的面团、包装篮,馅等。

      其他社会性区域在设置上也应注意针对性,角色简单、分工明确的娃娃家应设在喜欢模仿、社会经验欠丰富的小班,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等。

    四、把握好“科学度”

    区域活动最大的优势莫过于能为兴趣、能力各异的幼儿提供丰富多变、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哪怕是平时最不善于交流、沉默寡言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也可以自信地操作、自主地交往,充分调动其活动的积极主动性,这也是区域活动深受幼儿喜爱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材料的提供上应注意材料科学性,我们说的科学性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主要指材料的层次性、动态性和探究性,从而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

      投放材料的规则:一方面可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例如:学习按颜色分类时,我们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相同形状的红、黄、蓝小图形,材料简单清楚,幼儿容易操作;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了四种以上不同形状的材料,幼儿可以进行较复杂的区分、排序。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在美工角,刚进行涂色时,我们提供的是苹果香蕉等单色的涂,然后是葡萄、花朵等双色的涂,最后是混合色地涂,涂色面积由大变小,难度逐渐增强。

      材料的层次性:一方面从材料的加工程度来讲,可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如动手区内,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制作风车的材料、装饰好的已经做好的成品,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操作探索,更大程度地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

      材料的动态性: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有的甚至一学期不变,而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

      活动材料还应具有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

      总之,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投放还有待探索,以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最终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本文标题:安全为先“四度”相伴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38038.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