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永慧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在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从中国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效果来看,它指导中国一步步走向强大,成为中国不断前进的重要理论指导。在当今世界,各种问题交错,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世界发展的需要,由此展开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作用
在长期的资本主义制度模式之下,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进而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长期的观察和分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和全面,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形成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从另一角度表明人类开始正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足,寻求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方法。很多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来调整自身的关系,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爆发。但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社会制度,要想彻底消灭经济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国家难道就不存在经济危机、万事大吉了?从我国的发展状况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商品只有进行有效流通才能进行再生产,这也就为经济危机的发生创造了条件[1]。几年前亚洲曾经爆发的经济危机,波及范围较广,中国也受到一定牵连。
二、马克思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特别关注
对人性的研究自古就有,与许多主张人性自然、永恒的人性论者相比,马克思主张人性具有劳动性,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2]。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有着深深的社会烙印。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但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劳动却成了折磨人的手段,那些处在社会底层的工人引起马克思强烈的关怀和同情。他不断探索中,发现了剥削制度的存在规律,也总结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这种不公平现象的根本原因,于是提出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解放和发展全人类的观点。根据马克思提出的理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所有人的利益都是共同的,每个人都得以自由发展,劳动重新成为人们的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工作,人与人之间互相平等。有关人的发展问题一直是哲学家、社会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但一直没有完整的、全面的学说。直到19世纪中期,马、恩创立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真正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含义。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仅包括物质层面上的发展,还有丰富的精神层面上的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内环境主要指人的主体性建构,就是创造具有社会性的个体,即以直接的社会形式表现人的本质和以感性的现实形式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因此社会性的个体是一种全面的人、总体的人。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是人走向解放,寻求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然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