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雯 耿志成/青岛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清代“肚兜”又称“抹胸”,其形制大多以菱形最为常见。上有带子,穿着时套于脖颈处,腰部另有两条带子,穿着时系束于背后,下面成倒三角形,位于下端的角,通常达于小腹位置,起遮挡肚腹的效果。系带材质并不仅局限于绳带,可视家庭情况而定,较富裕的家庭多使用金链;稍差些的选用银链、铜链;条件一般的家庭多用红色丝织品制成的丝绳。肚兜的色彩较前代更为艳丽,民间的肚兜一般以红色为主。材质多以棉、丝绸为主。
清代肚兜注意做工的精致,而且绣了吉祥纹样。吉祥纹样,是指以含蓄、谐音等方式构成的具有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一直存在于民间百姓的生活中, 已成为一种信仰及情感寄托,根植于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吉祥文化对肚兜的艺术吉祥观也影响颇大。经整理,清代肚兜的吉祥纹样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祈求子嗣
(一)麒麟送子
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是神仙的坐骑,雄性称“麒”,雌性称“麟”。从外形上看,麒麟头顶有一角,整体形象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马蹄、牛尾于一身。据说麒麟长寿,能活两千年,还能吐火,声音如雷。同时,麒麟性情温和,不伤人畜,不践踏花木,被称为仁兽。“麒麟送子”图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装饰图案,常见的有两种:一是童子手持莲花或如意,骑在一头麒麟身上;二是仙女抱着儿童骑在麒麟背上。民间普遍相信,求拜麒麟能为人们带来子嗣。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刚降生的男孩也被称为“麒麟儿”“麟儿”。
(二)狮子滚绣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狮子被认为是辟邪的瑞兽,还可以预卜灾难。民间传说,在大灾难将要来临前,石狮的眼睛会变成红色或流出血水。“狮子滚绣球”又称“瑞狮戏球”,是民间十分流行的刺绣图案。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代时民间已经流行舞狮,两个人扮成一头狮子,一个人拿着绣球与狮子戏耍。狮子滚绣球的造型和图案,就是根据舞狮子活动而来的。也有传说认为雌雄二狮相戏时,它们的毛纠缠在一起,滚成毛球,小狮子便从中产出,这就是“绣球”的来历。
二、福寿祝福
(一)福寿三多
“福寿三多”也是以蝙蝠为主题表现的吉祥图案,多由象征多福的蝙蝠、预示长寿的桃子以及寓意多子的石榴或莲子组合而成。这是因为蝙蝠的“蝠”谐音福气的“福”;桃子象征长寿,在长者过寿时摆寿桃的传统一直流传至今;石榴的果实非常多,因此有象征多子的寓意;莲子的“莲”与连子的“连”谐音。因此,由蝙蝠、桃子、石榴以及莲子构成的图案寓意着多福、多寿、多子。(二)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的图案是根据感人的爱情故事创作而成的图案,最常见的是表现牛郎、织女天河相会,或者织女下凡与牛郎私定终身等场景。此图案寓意夫妻恩爱、忠贞不渝。(三)耄耋富贵
耄耋,指的是八九十岁的老者,是长寿的代名词。图案通常有猫和蝴蝶构成,“猫”与“耄”同音,“蝶”与“耋”同音,又因为牡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富贵荣华,将猫、蝴蝶、牡丹三者组合在一起构成“耄耋富贵”的图案,意味着富贵长寿。画面中猫戏蝶、蝶恋花、花依猫,颇有情趣,是受人喜爱的吉祥图案。(四)平安富贵
图案“平安富贵”通常是由牡丹花和花瓶组合而成,有的也用苹果和牡丹花进行组合。其中,平安则是借用与“平”字同音的花瓶的“瓶”或着苹果的“苹”来体现,富贵是由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来得以表达,二者组合构成了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五)虎镇五毒
“五毒”指的是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五种毒物,泛指中国夏秋季节常见的害虫。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民间有驱五毒的习俗,意味着驱逐瘟病,祈祝安康。“虎镇五毒”的图案十分常见。途中通常为一只猛虎爪下踩着蜈蚣、毒蛇等“五毒”。“虎镇五毒”肚兜多在端午节期间穿着,又多为儿童所用。五毒象征各种毒虫,用虎来震慑住它们。图中肚兜把五毒的形象进行了拟人化的表现处理,头部以及上身采用五位身着彩色衣服的女子进行替代,下半身的部分仍是采用了毒虫的形象,拟人的手法使整件作品充满了妙趣横生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