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浅谈角色游戏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438
  • ■ /

      渭南师范学院

      目前许多家长在对儿童的教育方面常常要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儿童缺乏自理能力、承压能力和自控力,或者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缺乏勇气等等。我们都知道,儿童在积极健康、充满欢乐的环境中身心的生长发育更健康,所以很多从单亲家庭或留守家庭走出来的儿童,其智力发育和身心健康状况与一般的儿童是有差距的。游戏充满着欢乐的气氛,这种氛围更容易在儿童的记忆里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帮助其建立积极健康人生观和世界观,并且游戏还有助于启发智力,提高儿童的快速反应能力。我们通常所说的游戏主要是启发智力的游戏和活动性游戏。活动性游戏即角色游戏,就是儿童在游戏中扮演角色,结合游戏要求发挥想象力进行自我展示的一种游戏。无论是哪一种游戏,只要儿童充分参与,并引导其在游戏中展示自我并感受游戏的氛围,才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一、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含义

    人在成长过程中只有实现社会性发展才可以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里所说的“社会性”是指人作为社会成员为了融入社会环境并使个人有所发展而具备或表现出来的思维、个性、认知能力、情感、技能以及社会行为等综合性的社会特征。对个体而言,社会性则是指个体能动地进行社会认知、社会判断和社会行为的内化品质,并不是指“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施加社会影响而使之具备社会性的过程,是人的生物性逐步转变为社会性的过程。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非常快,在其成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具有了自主感,并且开始产生了角色意识,在个性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前儿童在参与游戏过程时,与同龄儿童共同交流、互动,他们在成长中接受了成人的关心、照看,感受着现实社会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模式,在游戏中通过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再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东西展现在游戏中完成角色扮演。在这个过程中,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由此可见,学前儿童时期无疑是一个人社会性定型的重要时期。

    二、角色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1)学前儿童在参与角色游戏时犹如置身于一个社会环境中,在游戏中儿童相互交流,一些个体化的社会行为在游戏过程中逐渐成形。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儿童会主动去认知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将个人的情感和在生活中接受的各种经验充分地表达出来,并且彼此之间通过交流互动逐步加深对生活经验的认知,进而形成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2)学前儿童通过参与角色游戏能够获得更多实践社会道德的机会,并在游戏中逐渐养成积极健康的思想品德。游戏为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在游戏中他们相互模仿,也接受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并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最终将获得的理念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这就是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另外,参与游戏能够使学前儿童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并逐渐理解善恶美丑的区别,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不应该做,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在自我学习与领悟中逐渐养成文明的行文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3)游戏有助于锻炼学前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幼师,在儿童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应该多与儿童沟通,引导其将游戏中的见闻和自己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与其它小朋友共同分享,表达和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兴趣培养的过程,也是训练儿童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对学前儿童兴趣养成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必须及时捕捉儿童的一些行为表现进行讲评,并针对儿童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之后引导儿童去实践,帮助学前儿童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角色游戏需要集体参与,能够帮助学前儿童建立集体观念,同时帮助其戒除一些自私自我的行为习惯,引导其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前儿童根据个人兴趣选定角色,并对他们提出要求:扮演角色时必须按照角色的特点扮演,彻底放下“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将心灵打开,与伙伴们一起参与到游戏中去,并在游戏工程中各自承担一定的实践任务,尝试发挥想象力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难题,最终获得一份愉快的劳动体验。当然,他们在游戏中会不可避免的发生矛盾冲突,比如伙伴之间发生争执,教师应该在恰当的时机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策略,令其自主实践,直到出现一个结果。无论是团队之间的合作还是游戏中各个成员相互协调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都是促进成员之间交流互动、帮助其成长的良好途径,在实践中他们会领悟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对真假和善恶美丑会积累一些辨别方法,并自主遵守一些行为规范,这对其个人成长大有裨益。

    三、利用角色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游戏观

    在儿童的世界观里许多事物都蕴藏着一些乐趣,都是游戏素材。比如小女孩儿喜欢用水彩笔把纱布图上各种色彩,然后披在身上当成花裙子或鸟儿的翅膀,几个人一伙儿在草地上或花园边嬉戏,这时候她们大概都将自己当成了花蝴蝶。而男孩子则喜欢在草丛里捉小虫,或者蹲在地上观察蚂蚁搬家,捉蜗牛,有的男孩子甚至大胆追逐蟑螂、蟋蟀。这都是容易使学前儿童产生探索兴趣的游戏,并且这些游戏对于培养儿童的探索兴趣、责任感都大有帮助。但如果令其散漫地去实践玩耍,容易出现一些磕磕碰碰的安全问题。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多加思考,吸取这些游戏的精髓将其放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引导学前儿童更安全地玩耍,像小餐厅、娃娃家,美容院等等,同时布置一些游戏材料供儿童选择,使其在安全愉快的氛围中收获新的知识和劳动体验。

    (二)准确把握学前儿童的主体特征,引导其大胆尝试

    尝试意味着开放与灵活。鼓励学前儿童尝试是锻炼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最佳途径。在其尝试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旁引导,使学前儿童自主选择、自主参与,并大胆地表达个人观点和各种情绪;其次,教师应该在恰当的时机表扬儿童的一些表现,与儿童保持情感交流,时期得到身心满足,建立自信。另外,在与儿童交流期间,教师要适时向其灌输一些正确的观念和行为规范,消除儿童的胆怯心里,帮助儿童更快地适应集体活动,建立协作和互帮互助的意识。

    (三)将角色游戏进一步延伸到家庭生活中

    大部分课余时间学前儿童也是三三两两凑在一起玩耍游戏,所以角色游戏完全可以延伸到学前儿童的家庭生活中。在家庭环境中,学前儿童一般会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游戏内容,然后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游戏规则和奖罚措施。他们共同游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锻炼其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的过程。家长不宜过分限制其玩耍时间,而是要扮演教师的角色尽量为其准备游戏材料并参与他们的游戏过程。总之,家长应该采取“支持且不干涉”的原则。这样,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他们的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行为都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在角色游戏中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性的促进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角色游戏中强化学前儿童社会交往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角色游戏有助于克服学前儿童“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不断地学习正确处理与他人、同伴的关系,因此教师更好地组织与开展学前儿童角色游戏,能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泳波.以角色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J].教育导刊,2002(02).

      [2]戴雪芳.角色游戏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例谈[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06).

      [3]王嘉莉.角色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5(03).

      本文标题:浅谈角色游戏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40737.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