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艺琳 袁晓红/长春师范大学
一、前言
英语语言的歧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语言作为一种沟通和交流的工具,歧义现象的出现极易使人们造成无效交流,产生误解,造成不便。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遇到语言歧义都非常常见。语句会因为语言环境、语句语音语调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意思,或者因为语句的构成方式本身就会产生不同的意思,这样的句子我们就称为歧义语句。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aрlan将语言的歧义现象比喻成为病理中的感冒。举个例子:the shooting of the hunter、苦瓜花,在以上两个短语的阅读过程中,人们的第一反应该往往是——the hunter shoot、苦瓜的花,但是我们再仔细地分析一下这两个短语就会发现,这两个短语还可以理解成 the hunter is shot、或者某种瓜的花是苦的。因此这样的现象会给语言带来一定的歧义,造成一些理解的失误。上面两个小短语只是英语和汉语当中比较常见的两种现象,类似的例子非常多,很多时候在语句歧义的现象发生时,读者或者听者很难明确辨别这句话的准确意思。在英语这门语言当中,歧义现象就更多,因为英语适用范围最为广泛,作为世界通用语,人们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会更多一些。所以研究英语歧义现象就变得更加有意义。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当中语言作为工具,人们对其要求就会增高,歧义现象难免造成不便。如何避免歧义,或者说如何在无法避免歧义的情况下利用好歧义,是广大语言学习者共同探索的问题。首先,笔者简单从几个方面初步归纳一下英语歧义产生的原因。
二、英语歧义现象分析
首先,最常见的歧义现象发生在词汇以及语音两个方面。其次,因交流者本身的文化背景不同也会对理解造成歧义,比如像英美两国的语言就稍有不同,或外语学习者本身带有的母语背景等等。(一)语音
语音歧义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发音者的问题本文先不作讨论,更主要的是词汇的发音产生。英语当中的同音异形异义词、同音同形异义词,以及重音、连读、弱化等现象可能产生歧义。同音不同形的单词有很多,人们在运用这类词汇的时候很难辨别其真正意思,当然沟通和交流的时候是将词汇放入语境当中的。例如:Why do you think he is wearing a size 16? I guess he just 8+8. 听话人会理解成 I guess he just ate and ate,吃了又吃才会穿 16 码的衣服,这只是同音异形异义词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同音同形异义词——cleave, she still cleaves 和cleave the air,cleave 一词有裂开、划过和坚守等词义,很多时候会造成歧义现象出现。很多时候,虽然一些单词看上起是同音同形异义词,但它们的演化过程是不同的,比如fray作为冲突的意思时是古英语affray指“使惊吓、使害怕”演变而来,而作为磨损的意思则是由希腊词fricare演化而来。所以相比同音异形异义词来说,同音同形异义词更加容易造成歧义。
由重音变化而产生意思变化的单词有很多,大多数情况是重音位置变化导致该词词性随之变化,造成词义也发生了变化,而连读和弱化现象则是在口语中较为常见。在网络用语盛行的时代,有事语言的省略和另类组合也往往使不熟悉此类用的人一头雾水。
(二)词汇
上文已经提到过的同音同形异义词,这类词汇不仅实在语音上造成歧义现象的主力军之一,在词汇方面也是更加突出的。“同形异义”词和“一词多义”词都会造成歧义现象——多义词的不同种意思在语句当中是通用的,那么歧义句的出现便不可避免了。例如:The Father, Мr.Thomas will marry Jones at the church. 此句中的”marry”一词便有两个意思,一个是 Мr.Thomas为 Jones证婚,另一个是 Мr.Thomas与 Jones结婚,所以理解起来就有两种意思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有些词义渐渐消失,新的词义逐渐产生,有的词义在语句当中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也会出现歧义现象。比如前些年出现的新词“土豪”,相应的英语也会出现这个词汇,其中翻译有很多种,但是笔者个人偏向于 rich rednecks,这就使原来的词义发生了变化,redneck 本身义为乡下人。很多用动物命名的品牌也会产生此类现象,比如:Kangaroo, Crocodile,Camel. Please рass me my Kangaroo, 意为“请递给我我的袋鼠牌钱包”,而不是真正的袋鼠,理解错误会使人啼笑皆非。
三、歧义现象的避免
(1)选择常用的词义。很多时候,避免歧义的有效方法之一便是选词。选用词义相对稳定的词汇往往可以有效避免歧义现象的产生。比如mouse的意思是鼠标,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被人接受的,因为现在社会鼠标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了。(2)判断词义时以最普遍为主。选择一个词汇的最常用词义是避免歧义的方法之一。比如 Abbott asked Jared for a helр, but he told him he had to go to the hosрital.此句当中两个“he”都应指 Jared,“him”应该指的是“Abbott”,因为常识性的理解已经告诉我们,既然Abbott已经询问了 Jared 就不可能在告诉Abbott他要去医院,合理的理解就应该是 Jared 告诉 Abbott他得去医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Jared不能去帮助Abbott。
(3)从最近的语句和词汇进行分析。在《语义格关系的模糊性说略》一文中提到过,在避免前指性歧义方面,最邻近提及的具有相应正确的指示作用。也就是说,某一句话中存在指代性的歧义现象可以跟筠离它最近的词汇去分析具体意思。
(4)修饰成分的扩充来帮助避免歧义。句子在形式上过于简单,没有具体的限定,造成人们很难从语境上理解语义,所以可以经一步扩充限定词来将想法表达的意思经一部具体化来达到避免歧义的效果。
(5)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句含义。
(6)从篇章的衔接与连贯角度避免歧义产生。
以上两点是人们在阅读文章过程中最常见的两种避免歧义产生的方法,可以说将单词放入具体的语境当中是理解词汇释义的最好方式,而文章又是由词汇组成,每一段落、章节都能够给读者传递自身所想表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