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培/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高校考勤实施的必要性
完善的考勤制度不仅有利于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以及人身安全状况,而且有利于学校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基于此,有必要对目前高校的考勤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二、高校考勤的现状分析
教育部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学生不能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活动,应当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未经批准而缺席者,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未经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应予退学。”因此,各高校以该规定为参照,均相应制定了适合各校的课堂考勤制度。有些高校考勤制度异常严格,但实际上却很松散。针对考勤所面临的困难,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缺勤的原因进行分析。(一)大学生自身所造成的缺勤问题
1、客观原因(1)脚扭伤、发烧、生病住院等。对此类问题,辅导员准假时,应核实真假。(2)部分大学生心理、思想、人格不成熟。
2、主观原因
(1)缺乏远大理想与正确的价值观。理想是行动的灯塔,而理想的匮乏使人丧失斗志。树立远大理想有助于大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兴趣,发掘个人潜力。错误的价值观将影响学生的行为,如虚假请假、沉溺网络、迷失爱情;又如部分大学生持“知识无用论”,功利力太强,认为只要拿到文凭就等于完成了学业,欠缺应有的专业学习态度。(2)考勤与未来职业相冲突。大学生在校除了获取专业知识、提高思想道德、完善人格外,毕业时面临的一个直接问题就是就业。部分大学生在结合自身兴趣确立职业方向后,对不符合自己兴趣的课程持否定态度,他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符合自身兴趣的专业课上。
(二)教师因素
部分教师授课照本宣科,感情淡漠,缺乏应有的激情,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认为学生来不来上课是学生的事,对学生持放任态度;或认为考勤应由辅导员负责,任课老师只负责上课;教学内容不考虑学生现有接受程度;认为考勤麻烦,耽误授课。(三)学委考勤不力
学委在工作中认为考勤会得罪人,担心别人的“不良”评价,未意识到考勤工作在学风、班风建设方面的意义;不知道如何应对班级大面积缺勤所带来的工作压力。(四)辅导员未及时教育缺勤生
辅导员未意识到考勤的重要性,认为大学生学习主要靠自己,外界干预无意义;以日常事务过多为由,无暇考勤;认为考勤靠考勤管理办法,懒于对缺勤生进行引导、教育。(五)考勤制度不合理
部分高校考勤制度过严,如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只要存在旷课行为,便取消该生所有评优评先的权利,这导致部分大学生无法认同这种考勤制度。三、高校考勤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的软件设施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课堂考勤。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是导致部分学生旷课的直接原因,因此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艺术尤为重要;加强教师课堂考勤,让学生的课堂考勤状况纳入到学生的“平时成绩”中去,这样即体现了学生期末成绩的公平性,同时使上课出勤率得到有力的保障。(2)制定完善的考勤管理办法。制度为一个组织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除按学生手册规定,给予缺勤生以相应的批评教育与纪律处分外,考勤管理办法还应与学生的评优评先结合起来。(二)充分发挥学委、辅导员以及家长在考勤中的作用
1、学委辅导员应指导学委如何正确考勤,以及如何面对考勤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使他们理解考勤的实际效用与长远意义;定期召开学委会议,以了解各班考勤情况。
2、辅导员
(1)宣传考勤管理办法。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时,应事先告知其考勤管理办法。(2)做好旷课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了解、关注旷课生旷课背后的原因,及时给予引导。(3)多与学生交流。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融合师生关系,以增进对学生的了解。(4)做好学生的思想、心理、人格教育。重视德育建设,加强大学生利人、诚信等品质建设,摈除自私等不良人格;提倡求真务实的学习心态,杜绝浮躁、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兴趣,指导学生处理好专业学习与考证、参加社团活动、兼职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家长
家长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是协助辅导员了解学生的重要渠道。在必要情况下,与家长沟通,是做好学生教育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