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意义
首先,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里也有明确表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那么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是适应各行业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备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品质,具备从事各领域各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高职业素养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其次,在“校企合作共赢”和“工厂化办学”的今天,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职场位置的高低。多项调查也表明,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更看重人的基本职业素养,他们更希望学生具有认真负责、恪守职业的敬业精神,无私无畏、敢冒风险的奉献精神;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学习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时代的需要,语文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责无旁贷要担起这个重任,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较强综合能力的优秀人才,这样的人才,这样的中职教学,才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最后,围绕这个工作思路,作为第一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我校,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需求者为中心,建设“国际水准、全国一流、广西第一”的职业院校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广西领先、理工特色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因此,要保证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关键的问题还是走符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办学之路,不断改革、创新学校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探索适应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之路,实现“国家、学校、学生、企业”四方共赢。所以开展“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研究与探索”的课题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二、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职业素养贯穿教学模式的提出,在职业教育领域引起很大反响,更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福音,多个职业学校将该教学模式引用到教学中取得很大成效。但从科学到技术、理论到实践仍然有一定距离,特别结合课程具体实施效果还要进一步研究。因此,如何将职业素养模式贯穿教学,运用到语文课程建设是本项目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各个行业的企业收集相关案例,由于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原则等心态不同,获得的数据有一定不确定性。如何将这些案例运用到情境教学,如何协调与企业的关系是拟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如今,我校学生学习认知水平,各方面的素质良莠不齐,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能力是本课题拟解决的第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