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药科大学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需求与趋势也逐步突显出来。普遍来说,高校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主要通过学生社团或学生会组织参与高校管理、成立学生申诉委员会、设立校长接待日或部门负责人接待日、通过学生评教参与教学管理等[1]。“学生校长助理”的创建的想法早在1997年就被提出[2],近十年来呈显著发展趋势,是近阶段被广泛推广的一种民主管理方式,高校通过聘任学生校长助理,搭建学校领导与广大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推进校园民主管理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随着学生校长助理制度逐渐在全国各地高校设立,其工作模式也日趋成熟。
一、工作制度及运行方式探究
(一)基本工作职能
完备的工作制度是保障学生校长助理较好地展开工作的基础,高校学生校长助理的职能履行,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保驾护航。总体来看,各高校的学生校长助理的基本职能可归纳为收集、反馈学生对的意见、建议,反映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列席学校相关会议等重要活动,针对学生所反映的问题开展系列调研,接受校长交办、布置的其他工作,参与相关管理制度的调研等。不同高校会因校情和各自需求差异在上述项目中包含内容各不相同。与此同时,高校学生校长助理团一般还会设置例会、校长座谈会等基本活动以确保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二)新媒体平台的利用
学生校长助理的主要工作内容要求其畅通学生与学校领导交流的渠道,更直接高效地解决问题,故通过有效手段建立切实有效的问题收集和反馈机制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新媒体应用的不断普及,高校学生校长助理工作的普及度日益增加。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1、微信公众号
此法具有较好的宣传、收集和反馈功能,是当前被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新媒体手段,可以较好地与学生校长助理的工作目标相匹配。值得注意的是,维持较高的关注度和普及度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因而引进更多丰富有趣的版块也是不容忽视的。
2、公共邮箱
相较于公众号高效的宣传效果,邮箱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注重私密度,也能进一步完善问题收集功能。不同于校长信箱,学生校长助理公共邮箱的职能范围更小,面向群体也更加专一。
各色的新媒体平台使得学生校长助理在问题收集、解决反馈等方面与学生群体联系更加紧密,使得“问题从学生中来,反馈到学生中去”的进一步深化成为可能,是让学生校长助理制度与时俱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