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梦君/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榜样是一种道德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任何时期,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都需要榜样的引领。而榜样所发挥的作用又决定了对其传播及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今的榜样教育还面临着由网络新媒体所带来的新变化及问题,对其有效性的研究更是迫在眉睫、不容忽视。
一、传统意义上榜样教育的路径及特征
传统意义上的榜样教育,往往是以现实中的人与事迹为宣传内容,借助于口头、报纸、广播等途径,进行的单向度传播,集中体现为以下四个特征。(一)传播方式的单向性
传统意义上的榜样教育,传播路径多为自上而下式的,权威性较强,教育方式上也多为灌输式为主。(二)传播形式的单一性
传统意义上的榜样教育,局限于传播介质的特性,榜样宣传教育时多为口头、文字式的表扬及鼓励为主。(三)受众群体的有限性
传统意义上的榜样教育传播途径少,导致受众群体范围有限,往往局限于一定区域的某些特定群体。(四)受众群体的被动性
传统意义上的榜样教育,因以单向传播为主,受众群体多为被动听取或看到,接受榜样信息的主动权较少。二、新媒体环境下榜样教育的路径及特征
新媒体环境下的榜样教育,以现实或虚拟信息为宣传内容,除传统媒介外,利用网络、手机等途径,凭借QQ、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短时段、高频率、多声效的强化式传播,集中表现为以下四个特征。第一,传播方式的发散性。与传统意义上的榜样教育相比,新媒体环境下的榜样教育传播方式更为灵活,既有自上而下式的,也可以由下而上式, 打破了权威信息垄断,更多的是以点为中心的发散式信息传播。
第二,传播形式的多样性。新媒体环境下的榜样教育除口头、文字等形式外,还采用视频、动画、广告、音乐等声效形式,使之更为形象与真实。
第三,受众群体的无限性。借助新媒介传播的榜样教育,由于其传播技术及方式上的发展,打破了信息传播在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之受众群体无限扩大。换句话说,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让榜样传播无处不在。
第四,受众群体的主体自觉性。传播技术及平台的开发,让受众群体不仅拥有了信息传播的主体权利,而且在接受信息过程中也实现了主动自觉,如对榜样的自发学习及反馈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