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前言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后,成为社会舆论的热门话题。国内很多人把“工匠精神”看成是一种职业精神,“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其核心内容就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说到工匠精神,我们都会想到我国的制造行业,现在的很多企业都具有工匠精神。二、我国当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是作为一种类型而存在的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新体系。基本特征就是:培养目标崇尚技术型;专业设置体现职业性;课程内容注重应用性;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性;条件设备最好仿真型;师资队伍定要双师型。我查阅相关资料,早期中国职业技术学院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发展是为了适应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在 20世纪80年代,我们国家东南沿海及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率先创办了一批新型地方性大学——职业技术大学,这是我国最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学校。
(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规范化的途径
学术规范是指从事学术活动的行为规范,是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的准则,是保障学术共同体科学、高效、公正运行的条件,它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写作规范和学术评价规范等。学术规范的过程,伴随学术研究的全过程。教育大众化以年来,学术界一直在关注、探索这一问题,并且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己经进入与内涵发展相适应的阶段,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一问题,促进高职教育研究规范化。三、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
(一)高职教育的办学形式
中国的高职教育的主要形式为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校以及普通高校的成教院。1、职业技术大学
中国的职业技术大学比较少,目前只有9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如四平职业大学、鄂州职业大学、九江职业大学、黎明职业大学、南通职业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天津职业大学、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扬州职业大学。职业大学是培养具有职业技术的老师或者工学、经贸、管理、人文、艺术、护理、农学、航海的高级技术人才。
2、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的高等专科学校是指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进行专科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师范、医学、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规范校名后缀为“高等专科学校”,而非师范、非医学、非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则为校名后缀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
3、成人高校
在中国,成人高校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举办的,通过全国成人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成人高考),招收普通高中或同等学历的在职从业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利用函授、业余、脱产等多种形式对其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学校。
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将大学和职业学校分隔开,再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学而优则仕”,重道轻器,重理论,轻实践,轻视工艺技术和生产技术。在提倡人的全面发展今天,我国的官本位思想仍然十分严重。
(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形式
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比较多样,大致分为以下四种:1、高等专门学校
目前,高等职业技术专门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教授高深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培养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其中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学制5年,毕业后获“准学士”学位,把高中与大学两个阶段连接起来实施职业技术教育。
2、短期大学
在我国,短期大学是战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是以组成职业能力的某类知识或技能作为课程的组合点。其专业设置比较灵活多样,针对职业性比较强,所以其毕业生就业率很高,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应用型人才。短期大学学制2-3年,毕业后获“短期大学士”学位,短期大学毕业生职业就职率一直保持在72%。
3、专门学校
在当前,专门学校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不仅懂得从事具体行业的理论知识,更注重的是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它的主要目标是进行实用性的职业技术教育,专门学校分为两年制和四年制。对于学习两年以上毕业的学生可以获得“专门士”,学习四年以上毕业的学生可以获得“高度专门士”。专门学校在数量上在我国高等职业技术体系中占的比例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