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莹 杨婵娟 冯香艳/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
一、前言
目前,高校护理专业教育工作发展尤为迅猛,护理专业的招生数量也呈现逐渐递增趋势。不过我们应当看到在护理专业教育工作得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专业建设方面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尤其是对于一些高职院校而言,由于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较为欠缺,而且课程相关内容也相对陈旧,加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使得高校所培养学生无法满足临床岗位实际要求。所以,对于高校而言,开展护理教学工作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提升高校护理专业教学水平。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高校护理专业中应用的具体思路
第一,企业协助高校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应当和高校一起编制护理专业课程规划,并且积极参与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制定更适宜企业岗位需求的实践规划,确保企业岗位技能需求能够和学生资格考试相互结合。在学生教育工作中应全面结合企业人才需求,确保能够将所学、所教以及所用更加密切联系起来,同时还应当把技能培训工作所拥有的特征凸显出来,确保实践教学与较前言的护理理念、方法相结合。第二,构建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更为适宜的课程体系。结合所设置的教学规划和不同岗位具体知识与技能需求情况,依据护理领域从业资格标准规定,构建与之相适宜的课程体系,确保课程标准能够更加凸显对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体现课程内容设置的进一步优化与革新,从而确保教学水平能够得以进一步提升。
第三,构建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更为适宜的管理体系。就现阶段校企合作实际特征以及校企合作模式下管理工作所出现的具体问题,构建更加健全与适宜的管理体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确保实习企业、高校教师、企业导师所拥有的管理职责得以明确划分,编制更加科学与适宜的管理制度,对临床实践管理体系进一步加以完善,优化实习考核制度。强化实习管理工作,重视学生职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教育与培养工作,保障学生实践活动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学校和企业一起建立岗位技能考核制度,在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过程中,应当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尤其重视对学生技能的考核。
第四,构建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更为适宜的监控体系。在采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健全听课制度以及评课制度,同时还需要设置学生评价制度,编制实训管理体系,借助于教学工作检查、听课评课活动以及教学管理平台反馈等不同的监控方式,针对实际教学情况、课堂纪律以及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加以有效监督以及管控,确保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最终得以实现。
第五,健全毕业生质量跟踪与反馈体系。高校应当和企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进一步强化对高校毕业学生质量信息跟踪以及调查工作,在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资格考试过关率、就业比例以及单位满意度等情况,全面的对教学活动加以评价。高校还需要结合实际的调研数据信息,对所指定的教学方案加以适当调节,进一步优化教学规划,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这样才能够保障学生拥有更强的岗位技能,从而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