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娟/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加优越的环境大量的农村人士,不得不去那些繁华的大都市去谋求一份合适的工作。孩子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父母成为留守儿童,导致他们在心理上或生理上形成一些缺陷,如性格叛逆、孤僻、不自信、自闭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或者策略来缓解上述问题,使孩子拥有一个愉快并美好的童年。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据统计调查,中国"留守儿童"的数量超过了6100万人,这一类人群在生活中或者学习上,留守儿童暴露出了许多的在教育安全上、学习上、心理健康上的问题,都是由长期没有感受到父爱或母爱造成的。目前,留守儿童现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问题。幼儿正处理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留守儿童在家里跟老人生活,致使他们的生存质量下降以及人生安全得不到保障。例如,留守儿童自身生活经验不足以及安全防范意识的缺乏。老人自身原因以及很多老人家还要忙农活导致他们不能随时对幼儿进行监管。二是学习问题。留守儿童大部分是由老人抚养的,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成为另一问题,由于老人们自身对于知识的储备量不足、有的根本就不识字以及有的老人家认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性,他们只是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这样一来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也不能及时得到更好的辅助。三是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的情感是欠缺、内心是脆弱的,使他们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呈问题。主要表现沉默,与陌生人说话不自信,甚至不愿意与老师和同伴进行交流、性格内向等。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缺乏父母的陪伴会导致他们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距,如出现叛逆、心理自卑、不自信、厌学等等,主要受一下几方面的影响:(一)家庭结构简单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也会产生隔阂,爷爷奶奶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同时,由于没有很严厉的管教方式,一些儿童开始逃课厌学、沉迷于动画片、各种游戏等。多此外,对父母产生埋怨的心理,认为父母只顾外出挣钱而丢下他。在与同年人的交流当中,留守儿童的表现是缺乏自信的,从而就导致了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距,使孩子的心理差距拉大。(二)学校教育
大城市的条件好,教育也是优先于农村的。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允许,没有跟随父母离开农村的孩子只有留下来在乡镇里的学校接受教育。农村的学校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学校里的教学设施简陋、环境恶劣,教师资源的缺乏以及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教学设备的不足使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三)社会环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农村交通便利,在乡里就有网吧、游戏厅等,在家有电视、手机;对于自控力比较差的孩子的来讲是最具诱惑力的。留守儿童大多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的,对于子孙的管教方式比较放松,只要不闹出什么大的是非来就不错了。老人对孩的溺爱,导致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也是导致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电视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