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前言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全媒体逐渐演变成对高校思政工作产生巨大作用的手段。对于高校思政工作的调整,首先应从全媒体下各网络信息资源给其带来的转变开始分析,然后利用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与反应,对全体师生的思政教育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得高校思政工作中,全媒体应用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二、全媒体时代背景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全媒体时代背景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的机遇
全媒体时代丰富了教育手段与方法,实现了高校思政工作载体与途径上的创新。相比传统的在课堂与实践中进行的思政教育,全媒体时代下的教育方法更具多样与灵活性。他在传统的教育基础上,利用全媒体技术的全面性与独特性,使得高校思政工作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校园论坛等等新的传播方式来进行。不但提高了高校师生对于思政工作的积极性,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二)全媒体时代背景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的挑战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随着高校思政工作对媒体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也迎来了挑战:1、网络信息资源复杂化,影响高校师生的价值观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资源通过互联网对高校进行全面覆盖,大量复杂的,物质化的资源理念涌现网络平台,刺激着高校全体师生。高校师生属于我国的高级知识分子阶层,他们对全媒体的新技术,新工具的使用也是最频繁的。因此这些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高校师生的思维方式与思想主体。网络资源中大量物欲横流的资源信息,逐步侵蚀着高校师生,无时无刻不撞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对物质的渴求逐步影响着高校师生的生活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高校师生的价值观被一步步动摇。
2、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工作模式被冲击
全媒体时代到来前,高校思政工作可以有计划有针对的对资源进行筛选。而全媒体时代下,信息资源纷繁复杂,传播高速,虽然多元的媒体资源相比传统书籍更具吸引力,但我国高校的思政工作模式已经习惯程序化、经验化。全媒体打乱了这种既定的工作模式。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也无法对全媒体下的信息资源进行筛选,更无法将不良信息源与高校学生隔绝开来,使得教育受挫,慢慢失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3、高校生对全媒体的掌控不足
现在高校生的普遍年龄层都是90后,他们有强烈的的个性与自主意识。而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网络信息资源大多能顺应他们的心理要求。但长期沉迷虚拟化的网络空间,高校生无法及时对网络信息进行甄别筛选,比如:价值观、世界观等等。这些媒体信息强烈干扰着高校生思维意识的形成,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展开带来了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