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辽宁省部分高校为例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6417
  • ■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

    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和理想信念教育现状进行调查。调研共选取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大学等985、211及普通本科三类高校,涉及四个年级的本科学生共1541人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共计20个问题,包括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总体状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状况,以及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骨干力量的发挥作用的总体评价等几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情况总体良好

    总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是积极向上、正面、健康的。有83%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前途信心很大”或“有一定信心”,有79%的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核心非常有信心”或者“比较有信心”,有81%的学生认为“中国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当社会对大学生的总体要求和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有冲突时”有66%的学生“以社会和国家需求为重,适度兼顾个人发展”。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不明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此次调研从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效果来看,有28%的学生认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一般,不太贴合实际”、“效果不好,不符实际”;从理想教育途径来看,有73%的学生喜欢通过社会实践、专题片、专题报告等形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然而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有51%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相关知识的来源主要靠书本获得”,只有26%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相关知识由校园文化生活获得”;从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但从访谈中得知,高校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中国梦宣传教育、新时代特征教育等理想教育内容的讲授较为缺乏。

    (三)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骨干力量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此次调研中,有47%的学生表示辅导员对自身理想信念有一定影响,甚至有19%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对自身理想信念没有影响”,可以看出辅导员对自身的职责履行情况与党和国家对他们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随着网络世界的不断丰富,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冲突,大学生原有的思想观念受着多元文化的挑战和冲击,西方发达国家“西化”和“分化”的渗透,一些颓废、消极的思想给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理想信念造成巨大的冲击和障碍,部分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念也发生着变化。

    (二)学校因素

    在对学校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总体评价调研中,有3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一般,甚至是不了解”。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理念滞后,部分学校在两课教育中仍仅以书本为教具,将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以“我讲你听”的灌输的方式传达给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不佳。二是教育内容滞后。新时代对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但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不能及时地对新思想、新理念进行宣传解读,不能及时地回应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和社会思潮,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理想信念形成和确立。

    (三)学生自身因素

    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个人意识和自主意识, 从访谈及调研来看,他们更重视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的实现,他们更多地是关注自身学业、就业及恋爱方面,而且更务实,部分学生为他人、集体、社会着想的意识较弱,直接影响了其理想信念的确立。

      本文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辽宁省部分高校为例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44577.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