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理论认知对于物业管理的意义
从上世纪80年代“物业”的概念引入国内以来,物业管理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伴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而稳步成长。在物业管理学科建设过程中,物业管理行业经历了不同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要求企业自身质量和品牌双重理念的作用与各种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与之对应地物业管理学科也不断从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按照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而积极调整。然而在物业管理学科改善提升的过程中,教师逐渐在课程理念上忽视了理论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度注重一些技术层面的技术和技巧。对于管理理论认知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进行工作时不能够在理论的层面上对问题进行分析,经常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性解决思维,直接导致了相关纠纷与矛盾的产生,影响了物业企业的实际经营利益。与此同时,对于理论的漠视也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学生普遍片面的认为只要通过良好的态度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就能够做到位业主服务。而在管理的流程和方法上学生往往不能做到有效地应对和处理。这就使得物业企业在对项目进行综合管理期间漏洞频频,不能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来改善一些程序上的问题。
二、教学资源对于物业管理学科的影响
教学资源作为学科开展教学工作的主体内容,是构成课程的核心。在物业管理学科中,教学资源不仅是授课内容的构成形式,同时也是辅助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内容。当前物业管理的主要教学资源还是基于教材的各种案例、与简单的教师安排下的情景模拟内容。这些内容虽然可以对学生在学习方面提供相应的学习和实践的素材,但是总的来说由于当前物业行业发展迅猛,静态的教材内容并不能很好地与当前就业形势与业界前沿思想动态相适应。学生在学习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时也无法保证其对相关问题的学习,加之教材与现实情况普遍脱节,从另一方面加剧了学生忽视理论部分学习的现象。而简单的情景模拟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对相关能力通过实践进行培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学生需要面对比课堂上更加复杂的问题和情况,这就使得课堂中的情景模拟训练真实度成为一个种要的问题。教师在安排此类课程资源时,首先需要兼顾课堂时间分配的要求,所以在遇到一些困难问题的解决讨论方面,教师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问题进行简单地分析最后让学生进行自行思考,结果往往是学生并没有学习到真正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情景训练的目的也没有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