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静昇/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一、前言
近几年来,宁波的流动人口在不断增加,并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逐步转化,贫困生势必成为高校中的一个引人注目、影响颇大的群体。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约为 15%~30%,已占在校生相当大的比例。于是,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贫困大学生的自助育人的工作,开设了各类针对贫困生的奖助学金。那么这个有着受助经历的青年群体,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往往具有自卑焦虑等个性特征。这些特征不仅阻碍了他们本身的成熟和成长,也对其将来步入社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受助青年群体的状况和发展规律,尽快解决有受助经历的青年如何提高社会融入度的有关问题,已成为摆在国家、社会及有关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宁波受助青年人格特征的实证调查
(一)现状调查设计
1、调查内容确定与方式选择对受助青年的成绩,平时爱好,朋友交往,毕业倾向,获奖情况,以及行为习惯或者已工作的工作态度,社会交往,行为处事和办事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 共分为问卷与访谈两方面。
2、调查问卷设计
总共24题,共分为学生和已工作人群两个板块,通过简单问题来了解身边人对受助青年的了解程度,从侧面了解现代受助青年群体的心理状况以及生活情况。
表1 受助青年在校基本情况汇总
?
(二)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对得到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受助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少同学都热心于组织工作并有小部分表现优秀,成绩一般都在中上游,整体印象良好(见表1)。三、宁波市受助青年的成长路径与社会参与的实证调查
(一)宁波受助青年的成长路径的现状
经过调研发现有着受助经历的青年群里目前的现状一般为对理想实现的途径感到迷惘与压力重重。(二)择业的基本方向
根据我们在宁波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这些青年大部分都会选择工资高的岗位,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岗位相对较少。表2 受助青年对于工资高与是否感兴趣分析图表
XY 感兴趣 工资高 小计良好 40(25%) 50(31.25%) 160一般 10(20%) 30(60%) 50较差 0(0%) 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