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
在二胡技巧教学中,视唱练耳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通过应用在二胡技巧训练中,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在训练中,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听觉、视觉及唱功,丰富学生的听觉经验,强化学生的敏感度,通过视听感觉的训练,读谱能力也会得到改善,一般情况下,从音调、节奏,以及乐感来训练学生的二胡演奏能力。在二胡技巧训练中,学生要掌握基本的声乐知识,而视唱练耳是关键内容。只有让学生对二胡技巧训练足够熟悉,才能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及表现性,进而提高学生的二胡演奏水平。
一、视唱练耳对二胡技巧训练的重要性
(一)基础训练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初级阶段的练习主要包括:调式调性、听音记谱、节奏节拍,以及力度旋律等,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和弦构唱,以及调式音阶等。在二胡技巧训练中,初期的教学方式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声练习,另一方面是作品演奏。在二胡技巧训练中,发声练习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内容,也是保证整个二胡教学效果的基础,在声音技巧方面,主要的训练内容包括:发声位置、呼吸控制等项目,在实际训练时,初期训练以音阶、琶音为主。当完成初期训练之后,要根据学生的发音特点,对母音进行重点训练。若在辨音识谱能力较弱,即使可以自由调节自身的声音,也不能准确的控制节奏与音准。(二)“听”与“唱”,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不管是乐器表演,又或者是歌唱表演,都离不开良好的听觉。在二胡技巧训练中,对于听觉记忆来说,是一项十分常见的教学方式,也是一个主要的教学内容,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就学生个人来说,若不具备较强的音乐听觉,也就无法准确理解乐曲风格,无法有效控制节奏,以及音准等,在学习音乐作品的风格、色彩时,无法利用自身的演奏技巧展示出相应的画面感,所以,音乐听觉与个人音乐能力具有紧密的联系,通过视唱练耳训练,可以获得良好的音乐听觉,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三)乐感方面的培养
乐感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与语感、方向感比较类似,经过长时间的音乐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的感知能力,乐感是个人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在音乐情感的影响下,形成的感知能力。在二胡技巧训练中,乐感的培养是重要的组成内容,在某个角度上来看,节奏属于乐感的核心,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乐感,可以顺利的演奏出音乐作品,展现音乐美感。作为表演者,如果未能具备良好的乐感,在表演的过程中,很容易节奏脱离,又或者是演奏无法连续表现,造成音乐不能连贯衔接,严重影响了音乐作品的完整性,降低了二胡表演效果。可见,在二胡技巧训练的过程中,要加强视唱练耳训练,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让学生准确控制节奏,进而流畅完整的表演。(四)想象力与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在聆听者的脑海中,通过音乐想象力,可以对音乐记忆进行再加工,开展与音乐创作相关的思维活动,是保证音乐创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对于音乐思维来说,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抽象性,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需要累积丰富的音乐经验,积极实施有效的音乐实践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积累有效的思维素材。对学生来说,提升二胡演奏水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进行视唱练耳活动。通过视唱练耳,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会学习相应的乐曲,加深音乐记忆,进一步感受节奏规律,不仅如此,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会得到培养,为音乐想象力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绘画、雕像等学科相比,音乐与之具有很大差别,音乐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是一门不断变化的艺术。要想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对音乐作品的内涵,对于音乐作品的诸多信息,都应该全面体验,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对作品音乐语言获得良好的体验。比如说:音乐家奥尔夫,在他的音乐教学体系中,主要开展两方面的教学活动,一是声势活动;二是歌朗读,这两项活动具有明显的特色。前者主要通过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相应的声音,然后,与多声部节奏训练进行配合,帮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展示音乐的魅力;而后者则是主要利用节奏语言实施教学。来自瑞士的达尔克罗斯,建设了体态律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强调了肢体语言的重要作用,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听觉。可见,对于声乐技巧练习而言,视唱练耳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