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职业学校
现代的教育指导思想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起主导作用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在课堂上学生是真正的主人,而教师只起到帮助、提示、引导学生的作用。所以,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外,更应该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引导学生科学的应用自己自主学习的方法,有目的的去探索未知旧语文知识领域,更多的掌握语文中的各种知识和各项技能。更深刻的感受中华传统文明及现代化人文思想的陶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使学生把这种自学能力,应用于自己至始至终的学习过程中呢,本文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自己的研究观点。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想学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热爱语文,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地走进文学艺术的殿堂。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情趣的课堂意境,使学生能够受到熏陶,而且被感染、被吸引,这样,才更容易展开教学。同时,要给学生更大的开放空间,以便学生去探索、去研究、去交流。从思想到形式都应该是百花齐放、兼容并蓄的。允许学生有特异的思维、特异的言论,这样才能更容易引起争鸣,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有深远意义的好文章,更是高职学生热爱语文科的载体。学生在猎奇、新颖、愉悦的状态下,更容易开动大脑展开想象,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最普通的语文科的各方面的基础知识,从而开启思想的闸门,在文学艺术的领域中徜徉。另外,巧妙的埋设问题、立体再现历史的背景、运用适度的知识竞猜、以及反向思维的设置,都能很好的把学生引入文学作品的意境中。例如:在学习“鸿门宴”这一篇课文时,先用一段楚汉相争的电影,把学生带入一场气势恢宏的历史大剧。在电影观看完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刘邦没有逃走,结果会怎么样?这一下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掀起一个探讨的热潮。接着我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再下去找一些史料和文学作品研究一下,写一篇读后感。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为他们以后对这段历史的学习创设一个更大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