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区域和特殊群体的文化形态,始终站在社会进步思潮的前沿,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深刻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有力载体,做好高校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功能:(一)示范功能
校园文化的示范功能是指校园文化的主体中的优秀人物对其他人的示范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者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的环境,而在求学与做人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学生主要的模仿对象。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榜样是某种思想品德的具体体现,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示范作用,使人们对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易于理解,易于效法,使人们受到感染的激励,因而具有强烈的教育示范作用。此外,都见于校园中的书画墨迹,雕塑,纪念碑亭,历史名人塑像等人文景观,也都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示范作用。(二)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环境力量,起着制约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所以,一旦形成人们的意识,就会变成一股巨大大的导向力量。尤其对青年学生来讲,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都还在不成熟的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正确的引导。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渠道来实现的,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师生的指导作用。二是通过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表现出来的文化导向。(三)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体现在校园精神文化上。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形成一种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精神风貌。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人身居校园,处处感到集体的温暖,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在师生之间师生尊敬师长,教师爱护学生。这种氛围使人人感到心情舒畅,产生一股令人振奋,催人向上的力量。将来走出校园,师生会以身边这所学校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会为维护母校的声誉,为母校争光而努力奋斗,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把师生员工团结起来,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而奋斗。(四)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并以此为前提营造出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这对还处于成长期的青年学生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机制,使每个成员的进步都能得到赞赏,作出的贡献都能得到奖励,由此,激励广大学生为把自己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刻苦学习,不断进取;激励教职员工为实现自己价值和学校发展而勇于牺牲,乐于奉献。二、准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内的一种教育形式,从整体上考虑,校园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一)爱国主义教育是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在人的一切活动中都起统帅和灵魂的作用。校园文化应直接、正面地向学生阐述什么是爱国主义、为什么要热爱祖国,从不同侧面讲述中华儿女为国家的兴盛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史实,给学生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形象,使爱国主义和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达到高度统一。(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强化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对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生进学校学习阶段也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抓住这一最佳时期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将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思维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感情更加丰富,兴趣和爱好也更加广泛。他们精力充沛,喜欢活动。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应适当的增加投入和设施,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同学们的生活,同时也可以很好地锻炼同学们的组织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实践能力,为青年学子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四)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对人的思想、情绪、情感有重要的影响。校园芳草青青,鲜花争艳会使学生感到赏心悦目、清爽宜人。有意识地对校园环境进行布置,对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形成极为重要,因此,在布置校园环境时应考虑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实用性、特色性。校园文化包括的内容很多,但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要提炼和概括最能反映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核心,以此作为校园之魂。学校为了实现各自的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要,应精心设计各自独具创新意识的校园文化,以此调动师生员工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