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灿/长春工业大学
一、长春市医疗照护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
一是对失能人员的影响。失能人员享受到专业护理服务,个人尊严得到维护。政策实施后,入住服务机构的费用降低,更多人有条件入住相关服务机构,可以接受到专业服务。且随着医疗照护保险制度的不断推进,照护项目更加多样;医疗照护保险定点服务机构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定点养老机构有33个,分散在不同的城区,定点医疗机构达到26个,基本覆盖了各种类别的医院,使各种病情的服务需求能就近得到满足。同时,失能人员的生活权利、医疗权利等得到基本保障,实现了病有所养、老有所依,生活的更加有尊严。同时制度实施中也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在改善失能人员健康状况方面效果并不明显。第二,存在失能人员认定时间过长的问题。二是对失能人员家庭的影响。家属负担有效减轻,家庭劳动力得到解放。照护保险制度不仅有利于缓解家属的精神压力,也有效减轻了家人的经济负担,客观上降低了因病致贫的风险。同时,它在较大程度上有助于解放家庭劳动力,使有劳动能力的家属又回归到劳动力市场,增加了家庭收入。失能人员的亲属表示有了这项政策之后,幸福感得到提升,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此外,在参保人接受专业护理的同时,也增加了家人向专业人员学习护理知识的机会,能够更好的照护参保者,有利于家庭和谐。制度的实施同时在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家庭成员责任心缺失的现象。这主要是时间问题造成的,如,有些家属下班时间晚,刚好错过养老机构的看望时间段,还有的家属常年外出工作,不能经常看望失能人员,对此家属也感到乏力。
三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医疗保险基金使用率得到提高,养老行业得以加速发展。在照护保险制度实施之前,入住养老院的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一般在3000元左右,入住条件更好的机构则花费更多。制度实施后,失能人员只需400元左右便可入住,此时,失能人员会愿意及时出院,入住适合自己的养老院,有效降低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及医疗费用的支出,提高了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率。同时,随着入住养老院的人数的增多,不少养老院也间接享受到政策的红利,借此机遇扩大养老院的规模,希望有更多的失能人员前来入住,形成良性循环。在护理需求增多的同时,护理产业发展滞后的事实暴露的越发明显。定点养老机构的护理员多数来自周边,或为农村妇女,年龄一般在45~50岁。上岗之前,他们需参加民政局组织的为期几天的培训,学习四种基本课程。但这些基本的课程设置对初次进入护理行业的人来说远远是不够的,培训时间也不能满足系统学习的要求,难以满足失能人员的照护需求。
此外,制度的实施使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更加完善,对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整体上来看,制度实施后已较有成效的解决了政策范围内失能人员的照护问题,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