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爽/大庆师范学院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部分高校早已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而部分高校也增加了创新创业的课程;同时学校也鼓励大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创新创业教育在新时期的应用型大学转型过程中,也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点。
2012年3月15日,教育部、财政部以教技〔2012〕6号印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指出:“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是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其自身特点,更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进行创新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校培育的重点。近来,美国单方面的开展对我国的贸易制裁,更加迫切地体现出,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只有我们自己拥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才能不被美国的科技所束缚。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迫切任务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迫切任务。(三)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用人单位和企业对人才有了新的需求,创新能力成为优秀人才必备的能力,他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思想理念和创新意识要更加开放,还要具备创新能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符合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创业成功就能够给社会和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大学生学有所用,不浪费人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四)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创新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的体现和必备,是国家长久发展的关键。[1]而高校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和核心人物,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重要的是培养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并善于将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迫切需要,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改革的重点。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够
我国的应试教育在一些方面限制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想象力,大部分学生都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上大学而考试。从来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不去思考,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缺乏想象力,导致部分学生上了大学后无所适从,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创造力,从而创新创业的意识非常淡薄。(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单一,师资不够
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也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是与专业教育分开,没有专业相结合,课程单一,例如《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等,这些课程只停留在讲授和指导层面,课程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学生没能真正地去实践。同时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师资短缺,而且指导教师是否具有实践经验,能否真正地指导学生去进行创业实践,他们的专业水平也急需提高。(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效果微弱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也是大学生的必修实践课程,同时院校也组织大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计划项目,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并且组织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但是因为高校管理机制不完善,实习实践基地不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缺乏创新能力,导致实践活动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四)创新创业教育缺少实践平台
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因为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够,没有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进行实践锻炼,例如第二课堂,实验室,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平台等等。而创新创业平台的缺乏,导致学生无法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能积累经验,也就谈不上创新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路径探析
(一)加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专业教育具有理论性和知识性,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更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也就是要让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相融合。例如我校2017级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除专业课程体系外,增加专业实践、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要求学生必须认真修完此类课程,用以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鼓励学生选修创新创业类等全校选修课程,丰富教学模式,在原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探讨加入创新创业教学新模式。[3]并且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鼓励学生寻找创业平台,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创业等。
(2)培养指导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更新教师创新观念,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是必要的。第一,继续加强培养“双师型”教师,选派教师到校外的实践基地进行脱岗实践,学习企业的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然后才能给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指导。第二,邀请校外企业人员和往届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到学校进行培训和讲座,分享创新创业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