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宝娟/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高林村中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育已经不拘泥于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而是使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来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全面做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教学工作。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构建快乐有效的初中地理课堂已成为重要教学目标。本文将从创建快乐的学习情境,促进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借助信息技术突破难点知识讲解,创新教学奖励机制等四个方面来浅谈快乐有效的初中地理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创建快乐的学习情境
构建快乐有效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师应充分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为学生创建快乐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地理知识。例如在解析《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这一章的专题“长江”时,教师可以借助 fl ash视频为学生展示长江的磅礴气势以提升学生的听课兴趣,然后,用多媒体课件和音频讲解告诉学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8500平方千米。从源头至当曲口称沱沱河,当曲口至巴塘河口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岷江口称金沙江,岷江口至长江入海口习惯上称长江,其中,宜宾至宜昌间称“川江”,三峡河段又称“峡江”,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的三峡水利枢纽正在兴建,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称荆江,江苏扬州、镇江以下又称扬子江,上游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等。江水出三峡后,进入中游,荆江河段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中游支流有汉江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系,湖口以下为下游,主要支流有青弋江、水阳江、滁河、秦淮河、黄浦江等。径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次为地下水,水力资源丰富,建有葛洲坝、丹江口、龚嘴、二滩、隔河岩、五强溪等水电站。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低洼,极易渍涝成灾,洞庭湖、鄱阳湖对洪峰有调节作用。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洞庭湖的美景,将地理教学和语文知识相结合,例如在课件中插入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从文学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创意和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视觉美。然后,再整合地理知识,告诉学生: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湖区位于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洞庭湖是燕山运动断陷形成的构造湖,湖底自西北向东南微倾,分为西、南、东洞庭湖。洞庭湖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附近名胜古迹有岳阳楼、君山和桃花源等。这样不仅可以更好传输地理知识,增强课堂吸引力,而且有助于提升地理课堂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