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君 韩芳艳/重庆商务职业学院财经管理学院
互联网+教育时代已经来临。2012年3月教育部出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高职院校生源素质普遍不高,而审计基础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更是难度系数大大提高。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国际创新的教学模式,有着独特的优势。将其引入高职院校专业课的教学,可以有效突破学生在当前审计基础课程中的学习困境和枯燥、不愿意理解的难题,进而培养主动思考、善于交流总结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课程组选取审计基础教材中部分章节进行翻转,以期实现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的结合教学,取长补短。
一、翻转课堂应用于审计基础教学的实施步骤
参照国内外翻转课堂的实施步骤,结合我校非审计专业同学的学情,设计五步骤实施部分章节的翻转,包括选取翻转对象、准备翻转课前的教学资料、学生课前自学、课堂的交流和讨论及课后巩固等。(一)选取翻转对象
张萍等(2017)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将教学任务中最容易的部分即将知识的传递移到课堂外让学生自主学习。由此,课程组结合教学经验,选取了审计基础中的审计证据、审计责任章节作为翻转。基于两点考虑:第一,审计证据在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直接影响审计结果。审计责任是让学生日后从事审计工作时理解,如果出现工作失误或者欺诈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二,在历届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通过阅读审计证据、审计责任章节的教材,理解程度能达到40%-50%。(二)准备翻转课前的教学资料
李晓文(2015)指出学习资源是翻转课堂实施的基础,如承载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的针对性的、优质的、丰富的视频资料。此次翻转课前的课程组准备的教学资料有微视频,练习题、教材和案例资料。微视频时间长15分钟,将审计证据的含义、分类和区别做了简要的讲解并举例,审计责任包括含义、原因、类型。练习题结合教学目标和预期掌握的程度编制,通过雨课堂AРР的形式发送到班级。案例资料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情景,给学生分发了某事务所审计的部分过程案例,该案例突出审计证据的获取、分析和评价,旨在让学生了解审计的程序的同时评析此过程中的审计证据类型、可靠程度和证明力分析,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审计证据的核心知识点及其运用的能力。(三)学生课前自学
为了让学生有时间进行充分的课前吸收,课程组提前一周发布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料。视频教学和练习题部分采取个别学习法,对于案例部分采取分组讨论方法。老师对于学生学习的进度主要通过询问法、浏览雨课堂进度跟踪法、检查法等了解。对于个别同学给予特别的监督和关注。(四)课堂的交流和讨论
翻转课堂上课程组设计先答疑,统一解答大家在现场和网络留言的提问。之后,为了防止课堂的交流和讨论流于形式,检验学习的效果我们采取打散预订分组,现场重新分组,并发放新的类似难度案例,在讨论8分钟后,由老师随机抽取几位同学代表小组进行案例分析,组内成员允许补充的方式。各种抽取的代表及补充成员的发言作为本组成绩。(五)课后巩固
为了巩固学习效果,课程组设计了课后的练习作业、案例分析题以及评分标准。通过批改学生完成作业判断学生对该部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学生评价。二、翻转课堂应用于审计基础教学的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设计方面。课程组在实施了部分翻转课堂后,设计了针对此部分的问卷调查。该问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了解该模式的可行性和效果。第一,课前资料的充足、有效性、适用性;第二,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接受程度和知识掌握程度;第三、学生的满意度等;第四、下一步的改进方向摸底。问卷调查分析方面。此次问卷发放了100份,收回91份,有效问卷85份。女生占比80%,男生占比20%。调查对象的72%的成绩在中等或良好的区间。经过汇总统计,81%的同学比较赞同翻转课堂的形式,69%的同学认为微视频和教材在课前能在课前起到很好的知识前置作用,64%的同学认为课前的学习资料量比较恰当,25%的同学认为通过课前的资料自学可以掌握指定的知识点,81%的同学认为经过课前的学习,您是否更有信心,更有意愿参与课堂活动,63%的同学认为通过课堂中的讨论和小组协作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是否更全面和深入,31%的同学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后,您认为学习负担是加重了,8%的同学认为此番教学模式的改变让他们的学习兴趣降低了,81%的同学认为新教学模式能够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90%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的学习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