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兰/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12月11日,首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在沈阳市拉开帷幕,来自全国33个地区的256名教师参加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谢传兵、侯小菊、张少刚,2014)。时至2018年,其更名为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这种改变能反映出它更回归了教学的本质,教学能力是核心,信息化是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手段是为教学而服务的,而不能为了追求信息化手段而忽略教学的本质。本文将以教学设计赛项为例,对于备赛参赛的各个要素予以分析,并给出建议。
一、选题是关键
不同于平时任一单元的教学主题,作为教学设计赛项的选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选取的教学内容具有代表性,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能反映本专业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通过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二、选题时需要提前考虑能够支撑本选题内容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参赛作品要求具有引领性与推广价值,创新与特色是必不可少,因此考虑选题的同时必须同时考虑是否有足够丰富和新颖的教学资源与手段来支撑本选题的教学设计;三、选题时需要考虑课时因素,参赛内容可以是一个单元或者一个模块的教学,也可以是一个主题一次课的教学,但明显前者在整体教学设计的流程和时间分配上更有难度;四、选题的取名也是一大学问,理工科的取名往往是简明精炼,直接点出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文科类的取名则需要更为斟酌,如何从题目本身激发听众的兴趣,又精炼概括本次教学设计的突出之处,是取名的关键。二、信息化教学环境与手段的选择
尽管今年的赛事名称变更为了教学能力比赛,但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与手段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的意义仍然举足轻重。信息化教学环境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所创建的教学环境,是支撑信息化教与学全过程的硬、软件环境的集合(唐文晶,2015)。因此,选择授课地点时,可以选择拥有仿真模拟软件的机房、或者是装备智慧教室系统的专业教室、以及拥有先进设备的实训室等具备信息化教学条件的地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手段越来越丰富,归纳起来,一个教学设计中所需要用到的信息化手段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学习平台类,教师能够在学习平台上传教学资源、发布作业、考核评价,这往往可以通过慕课网站(如爱课程)、教学管理 арр(如 сlаssdоjо)、微信公众号(如A+课堂派)等实现;二、联络通讯类,这类信息化工具主要是为了实现师生或者学生小组内交流、协作学习而需要的,如微信、QQ、大学城空间网站、石墨文档等;三、资源的制作类工具,如思维导图、微课制作工具、 fl ash游戏、арр等;四、教学评价和测验类,如问卷调查星,微信雨课堂等,能辅助教师开展调研、知识测试及测试结果有直观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三、教学过程的设计是难点
本文仅以2课时为单元为例,分析教学过程设计要点。一般来说,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进行,各个部分的设计要点总结如表1。
表1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点
教学过程的设计中需要注意几点:一、课前任务布置不易过多,过多的任务容易让评审专家产生质疑:学生能否完成这些任务及是否这些任务的完成质量;二、课堂任务环节设计上,一定要给每个环节的准确的时间分配,并且时间分配应合理及让人信服;三、信息化的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融入要自然,要恰到好处,不能在一个环节中堆砌信息化手段,而是每个信息化手段都是必要,有其独特的作用,必不可缺。另外,对于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任何专业概念、专业知识,主讲老师都必须能够解释清楚每个点,是什么,如何教授,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具体细节都是评审提问的问题点,教师需要对自己用到每个词斟酌和能够解释清楚。
四、考核评价的设计
考核评价需要做到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规范、评价计分量化,体现过程性评价与作品评价的结合。在考核评价部分,最难的部分是需要呈现出过程考核数据的收集和记录,评分标准的科学与规范。考核评价既反映了教学的效果,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指南针,体现了整个教学过程期望达到的各个具体能力素质点,及学生真正掌握的情况如何。五、参赛资料的准备与制作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学设计赛项)需要上交的资料包括:视频一个,即教师讲解视频(不超过10分钟,主讲人讲解教学思路和教学效果等),РDF文档4份,包括说课稿、教案,授课计划、学校本专业实施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有资料中最需要注意的是不得有任何泄露学校信息、个人信息的地方,一旦有泄露,作品计分得分为零分。而在哪些地方容易泄露信息呢?教室的图片是否有泄露学校信息的标语或者通知?学生的服饰及桌上的笔记本是否也透露了学校信息?考核学生的计分表中是否有泄露老师的姓名?教学成果里面的获奖证书中是否透露了教师或者学校信息?授课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及教案中是否有地方泄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