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心/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会通过语言交流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是通过语言的交流才得以缩小距离,语言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英语文学中也会发挥着它独特魅力。在学习英语文学过程中,通常是从文学语言入手,认真分析作者在英语语言运用上的表现手法,就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英语文学作品的本质,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思想,所以说文学作品的重要灵魂就是语言。
一、英语文学语言表达方式
英语诗歌的最明显特点就是戏剧性的独白。它通常以第一人称叙述某个事件,用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首先,英国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戏剧独白的运用。主要就是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想法。最开始使用这种表达技巧的是著名诗人索伯里在1857年创作《骑士与圆颅党之歌》时提出并使用。作品中用来提高作品的独立性及内容表达的完整性,通过反复使用戏剧独白对作者和人物的语言表达进行分类来体现。由于戏剧独白是作品中人物的独白,所以独白的运用对于提高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效果也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英国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隐喻。英国著名文学作品《荷马史诗》中立体感的提升,就是通过动作语言和视听语言构成了的大量隐喻来体现。例如,大部分诗歌主要用“扑通一声,黑夜遮住了他的眼睛”和“他像游泳的人在水里打滚一样从车上滚下来,自尽了”来描述死网。这些隐喻的运用不仅让读者对整部作品的全局性有了深刻联想,而且大量使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来描述人物和事情,使读者对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整体作品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英语文学语言的结构押韵
语言结构形式的特点在英语文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伊利亚特》这部作品相传是由古希腊的游吟诗人荷马创作的,主要描述的是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的故事。这个故事采用了倒叙的方式,主要描写战争结束前51天内发生的事件,在其中穿插了跨度超过了十年间发生的许多事件。这样使得诗歌在内容方面详略得当,虽然有的部分出现了重复现象,但是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诗歌说唱的要求,这也正是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同时,作品中大段的复述不仅可以加长诗歌的篇幅,也可以在读者心中奠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基础,让读者对某些人物和事件加深印象,表现出在这部战争作品中的重要性。就是这样有特点的语言结构,也为后期文学作品中出现独特、日趋简洁的语言表达方式奠定了基础。押韵也是语言表达的重要特点。严格说诗歌的韵律是整个诗歌结构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分析十四行诗的结构时,就会发现押韵是在为诗歌的结构服务。在十四行诗中押韵的方式比我国古典诗歌还要严格很多,为了满足音乐合理的要求,其中会包含着各种不同的押韵方式比如交韵、抱韵、随韵、叠韵等。押韵方法的不同在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意义也不一样,例如叠韵就会让读者感受听觉上反复的、有规律的审美,同时对表达的意思也有积极地作用。所以这的手法不仅仅是为了使诗歌作品更加流程化,更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影响和打动读者们。同时也是诗体小说用来表达人物形态和心态最重要的手段。
三、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特点
(一)想象性
文学作品往往是通过普通或者激烈的文字,还有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读者的注意。通常文学作品就是在一个不存在的虚构世界中发生各种不同的故事情节,为了突出主题,作者们会运用背景描写和环境氛围来烘托呈现,同时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和心理描写还有外形的描写都能给读者带来喜怒哀乐的多种情感。有的人会认为文学作品仅仅只是用来打发时间,或者让读者们感受虚构世界的简单工具,但它却蕴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以及想批评某一阶段的政治事件和社会现象的想法。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在他的诗作《西风颂》中写出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样至今影响深远的诗句,给生活在黑夜及困境中的人们带来鼓舞和希望,不断激励人们勇往直前。《西风颂》是全诗共五节,始终围绕作为革命理想象征的西风来加以咏唱。他用丰富的想象把西风那狂烈又急于扫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莎士比亚在1599年创作的世界著名悲剧之一《哈姆雷特》,讲述的就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受人尊敬,是一个向往真善美生活的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者。直到发生了他的父亲死亡、叔父篡位、母亲又马上改嫁给叔父等一系列事情之后,让他看到现实生活的黑暗,也使他的人生观发生了改变,让他变成了一个内心充斥了满满的仇恨与复仇,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产生了怀疑的人。结合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莎士比亚是想把哈姆雷特塑造成“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用这个人物形象来反映人文理想主义和封建黑暗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从而用这部作品来批判王权与邪恶势力的罪行。正是因为主人翁的人物性格丰满,随着他的人生转折,才让那么多的读者们理解了整个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