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改分析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988


  •   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中,教师要加强英语和文化关系的处理,既要重视语言技能教学,又要融入文化。在跨文化视角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要使学生正确理解英语的运用,在不同语境和文化背景下正确运用英语。

    一、跨文化对英语听说课程的影响

    在不同的场合中进行文化交际时,为了避免闹出笑话或尴尬,就必须要考虑到交流方的文化环境,使交流可以顺利进行,这就是跨文化视域,由于文化视阈下的文化范围并没有具体界限,也没有特指,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要合理把握文化范围。

      在进行语言交际时,会遇到许多情境。英语与汉语的交际情境存在许多差异,比如,在英语交际中,餐馆服务员对顾客通常说的第一句话是“can I help you”;汉语会说“您好,请问您要吃点什么?”。由此可见,英语与汉语的交际差异较大,可体现出其背后的文化差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要充分掌握跨文化交际技能,了解文化差异,方可正确表达英语。

      跨文化还会对英语的句子结构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如果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完整,末尾应采用句号,这样能够显示出每个句子都是简洁的。而在汉语的表达中则不然,如果一句话没有表达完整则需要用逗号连接,直到这句话的意思表达清楚完整后才使用句号,并不需要考虑主谓宾结构。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用汉语的思维,这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英语句子的结构,在跨文化知识的背景下正确的掌握英语表达方法。

    二、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是一门重要学科,在全球经济与文化互相融合的今天,英语教学越发受到人们关注。在大学教学中,通常会将英语分成若干个教学课程,其中,英语听说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语听说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听说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流利表达英语,运用英语,掌握娴熟的英语技能。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正积极寻求改革,旨在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效率。在改革的过程中,还会面临一些问题,明确问题所在,寻求改进措施,才能真正实现听说课教学改革。

    (一)缺乏明确的目标

    英语听说课程虽然十分重要,但一些大学教师并没有充分重视这一课程。许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四六级考试上,侧重题海战术,培养学生解题技巧,从而提高考试通过率,却没有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专门培养,导致学生笔试分数高、哑巴英语情况屡见不鲜。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忽视听说课程,只为考试而学习英语,将自己变成机械学习的机器,目的就是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长此以往,即使通过考试,高分低能者会越来越多,毕业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较差,不符合企业需求,毕业生的发展举步维艰。由此可见,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均缺乏明确目标,就会使得听说课程被忽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目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模式比较落后,教师没有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听课状态居多。英语听说教育模式有严重的应试教育痕迹,并没有充分与素质教育接轨。教师主动讲课,学生被动听课,对学习缺乏热情,甚至有排斥心理。教学课堂枯燥乏味,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听说练习时间很少,这样就会影响听说能力的提升。

    (三)学生缺乏交流与交际机会

    在开展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时,学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尽管许多高校对学生的听说训练有所重视,举办多种多样的英语听说活动,为学生开创交流平台,使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但还是收效甚微。在教学中缺乏正确的方法与理念,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不敢说、不想说,缺乏自信,这势必会影响到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效果。

    三、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改措施

    (一)引导学生具备跨文化意识

    为了提高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水平,要引导学生具备跨文化意识,能够有效领悟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教师结合不同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学习英语,了解英语文化,正确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要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使学生能够在恰当的情境中自由表达,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对英语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要鼓励学生自觉进行英语阅读,结合文章、作品所渗透的文化内涵,了解英语的表达方式,使学生的听说能力有进一步提升。

      在跨文化视角下开展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会对教师形成很大的挑战。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理论,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了解更多的文化差异,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具备跨文化教学意识。只有教师从自身入手,提高自身跨文化素质,方可对学生进行跨文化英语能力培养。在听说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提高英语听说水平。

      教师要将跨文化教育贯穿在英语听说课堂始终,侧重从文化内涵入手,开发多元化、多渠道的教学模式,在阅读、口语、语法、词汇中融入跨文化理念,有效拓展文化内涵。在英语听说教学中,要传达文明教育的理念,融入英语文化精髓,使听说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可以有文化作保障。

      在英语听说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其实是充分掌握文化的内涵,了解文化的差异,可灵活运用文化进行交际。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使学生可以对英语背后的文化十分敏感,从而熟练掌握。要通过学习英语拓展视野,具备良好的文化意识,以英语为媒介,了解全世界的文化。在英语听说教学中,要使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学习,有效了解英语文化,使学生可以真正放眼全世界,具备明确的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

    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听说能力。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除了视频之外,还有逼真的图像,使知识可以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教学能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充分的资源,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缔造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通过播放纯正的英语语音,就能够强化学生听力,使其适应正规英语的语速语调,加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

      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多样的语言素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要引导学生积极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建立专门的英语学习平台,使学生在平台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源。可将学习资源反复播放,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与语言水平。

    (三)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听说教学质量,教师要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与交流机会,提高学生跨文化听说能力。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环境的影响力很大,要为学生缔造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合理开展交际。有专家认为,学习者的动机或态度与二语习得有显著的关联,各种试验证明用积极地态度对待目的的学习会有利于二语习得的成功,而这又恰恰会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听说教学中,学生是主要的学习主体,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可使其具备明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使教学气氛更加热烈,学生就可以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听说水平。

      总之,在跨文化视域中,要加强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实现教学改革,就需要开展有效的文化交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内容,可以使广大师生充分意识到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使听说学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跨文化教育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听说技能与综合素质。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恰当的情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具备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

      本文标题: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改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47924.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