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具有独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社会思潮是对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具有多变性和功利性等特征,如果无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就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实现社会思潮的健康发展,发挥其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要求我们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调动社会思潮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反作用,意识形态同样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实质性转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经不仅局限于物质享受,而是更加强调精神世界的充实。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力”,发挥社会思潮的正向作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二)实现社会思潮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集中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核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的具体特征提出的重大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且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丰富吸收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思想理念,是一个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的统一整体,具有独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社会思潮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与社会变革息息相关,具有区域性、变异性、功利性等特点。”社会思潮是社会矛盾由量变到质变的突变过程,其演变规律是没有特定的发展方向的。社会思潮要实现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就需要与社会“主旋律”同向同行。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独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引领社会思潮实现积极、健康的发展,又要充分利用社会思潮的积极思想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与进步。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途径探索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途径,既要不断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调动人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要细化社会思潮研究,把握社会思潮发展方向,不断创新引领途径和引领方法,实现两者的共同进步和发展。(一)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指导作用,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巩固其核心地位。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首先,要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制度,提高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为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和科技基础,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其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中国特色文化体系,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从而不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高人们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另一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支撑。在正确分析社会思潮的基础上,合理有效的吸收其中的先进思想,针对其落后思想提出有效的改革方法,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完善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根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根本内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表达形式,加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步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二)科学分析社会思潮,把握其发展趋势
社会思潮是特定阶级、阶层利益的体现,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历史性和趋利性等特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思潮对社会发展具有建设性作用,然而,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思潮则对社会发展就有阻碍和破坏作用。因此,要正确认识社会思潮,把握社会思潮的发展趋势,引导社会思潮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向同行。首先,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会思潮是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不同思潮以及同一思潮的不同观点都代表着不同阶级、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对社会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因此,要加强社会思潮研究,全面分析各种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既要同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旗帜鲜明的斗争,促进社会思潮的健康发展,又要充分肯定、科学采纳不同社会思潮中的有利营养,最大限度的凝聚不同社会阶层,加强民族凝聚力。其次,要科学把握社会思潮发展趋势。科学分析社会思潮的发展趋势,需要建立科学的社会思潮收集、分析、测评机制,在分析社会思潮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科学预测各类社会思潮可能产生的相应影响,从而有针对性的引导社会思潮,实现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互促进、相互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