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霞琳/宁波财经学院
浙商作为我国从事工商业创业者的典型代表,其所形成的创业文化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推动作用。将浙商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是实现创业教育“本土化”的一次尝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浙商文化的定义、内涵与特征
浙商文化是以往的浙江商人在长期从事工商业创业实践过程中思想、情感、价值观、行为方式等的总和[1],是浙商智慧结晶,人格力量的升华,是铸就浙江经济的奇迹。它是地方文化集合体,带有浓厚的区域色彩,也在浙江文化中逐渐扩大,形成自身的内涵特征。从古至今,浙江都属富庶之地,它的发展离不开浙江商人与浙商文化的影响。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先后创造出浙江模式、浙江经验以及浙江现象等特有名词,习近平主席曾发表过‘浙商文化’是浙商之魂”的重要论断。可以说,浙商文化是浙江文化的本质体现。浙商文化共有六个特征,一是浙商的敏锐洞察力,浙商热衷政治、经济,总是善于从政治度分析经济发展,寻找商机,从国家政策方针变化中“把准”经济走势,因此,总能够赶上社会发展进程挖掘商业市场潜力;二是务实精神,浙商在经营与发展中,总是脚踏实地,凭着实干精神稳扎稳打,只要发现可用商机,就要充分利用,奉行利无大小中之分,企业可从弱到强;三是信念坚定,多数浙商在创业历程中揣顽强拼搏之心,历经艰苦创建属于自身的事业,所以多数浙商都有着令人心酸的创业故事,坚定创业信念,是他们在创业竞争中的宝贵财富;四是开拓进取,浙商文化与浙商一样,都是与时俱进的,从不偏安一隅,浙商敢为人先,即使历经岁月洗礼依旧保持顽强的生命力,浙商强烈的创新精神,与坚定地创业信念,促使他们打破一个又一个束缚,基于时代发展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五诚信为本,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以来,出现了温州鞋、广州货等褒贬不一的商业词,但浙江产品与浙江企业一直都是信誉的代言词,浙商对产品质量与生产环节把关严格,认为信誉才是残酷商海中的制胜法宝;六责任意识强,浙商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用于担当,热衷于公益事业,做到饮水思源,有效实现个人价值与水价值的统一[2]。
二、浙商文化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
追踪2016年至2018年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情况,省内大学生创业人数呈现稳中有升的新态势。近三年省内大学生成功创业人数从2772人增长至3003人。该形势也对当前各高校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伴随着现阶段国内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地逐渐深入,分析总结国外创业教育发展经验,不难发现“本土化”的创业教育实践是必然趋势。如:美国硅谷积极探索具有本土化、亚文化的创业实践模式,哈佛大学注重实际管理经验,斯坦福大学注重系统创业知识的教育等。这些理论研究与实践也给我国在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上提出新的思路。对我国而言,各地区发展各具特色,大学生创业教育本土化,势必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用带区域色彩的文化实现创业教育的本土化。纵观浙商文化,它的形成过程就是一部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创业范本,应用于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在:(1)浙商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国家政策的关注,强化学生创业的机动性,以开拓进取和顽强信念,坚定学生创业的理想信念,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克服市场创业困难,从多方面探索创业新的发展途径。(2)浙商文化丰富的创业思想,优化学生创业学习的积极性。浙商从游走四方的草根创业者到受一方欢迎的投资者、经济结构的调整者,结合实际所形成的浙商发展案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创业历程、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教育的认识。(3)浙商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创业文化的新感悟。将浙商文化融入高校,能够从新的视角分析当前创业文化存在的不足,用浙商文化的优势积极弥补创业教育的不足,用文化提高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以传播、推广和践行开拓和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为核心,引导学生从客观角度思考创业,培养自身创新精神,逐渐完善创业观念、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并广泛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3],从而提高创业教育质量。
在对当前大学生的随机调查中发现,尽管浙商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但存在部分同学对创业文化对创业意识、创业实践的指导产生的影响理解不深刻,加之对浙商文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成功创业的浙商案例上等的情况,存在对浙商文化了解不足,导致创业教育中浙商文化所具有的文化育人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