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雪莲/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一、重庆文化旅游新媒体营销发展现状
(一)新媒体传播旅游文化信息的方式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传播成为信息流通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信息作为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其传播方式分为以下两种:1、网络传播
旅游专业性网站主要有以下几类:政府主管部门网站,主要由国家旅游局或地方旅游局开设;门户网站的旅游频道,如新浪、搜狐等;大型旅游企业自立网站,如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旅行社等;旅游中间商网络,如携程、途牛、去哪儿等;虚拟旅游社区及论坛,如大众点评网等。
2、移动传播
智能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使人们接受旅游文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和多元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社交平台,如QQ、微信、微博等;视频软件,如微视、B站、抖音等;APP客户端,如同程、去哪儿都开发了自己的客户端,基本具备门户网站上的功能,使用便捷。
(二)新媒体营销方式下重庆文化旅游在取得的成效
在过去几年中,重庆旅游发展态势良好,登全国旅游热榜,在所有旅游形式中,重庆文化旅游成为最大亮点,洪崖洞、三峡博物馆、红岩联线、湖广会馆等文化景点成为游客的必去之地。重庆文化旅游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很大方面原因是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影响和推动,重庆“网红城市”这一旅游标签正是新媒体推动的结果。如今,作为网红城市的主要传播载体-抖音成为人们搜集重庆旅游信息、感受重庆旅游文化、记录旅行过程的主要工具,旅游体验从之前的自拍游变成了流行火爆的“抖音游”。不可否认,在各种新媒体的推动下,重庆文化的独特性与标识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传播,由此促进了文化旅游的发展。(三)新媒体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形式同质化严重传播内容的好坏是新媒体传播的关键因素,旅游业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但是无论是网站还是微博、微信等移动客户端, 旅游信息同质化问题仍旧严重。一方面, 抄袭多原创少,单纯转发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现象十分普遍。另一方面, 对于一些旅游信息的稿件形式单一,缺乏新媒体特色。
2、传播内容大而全,特色不够凸显
一方面,很多旅游网站在传播旅游信息时追求大而全, 未考虑某地的文化或地域特色,从而导致信息传播成效不佳,对于市场的吸引度不高。另一方面,为了增加空乏的内容的吸引力和关注度,有些旅游信息用低俗或标新立异的标题吸引读者眼球,降低旅游信息的整体质量水平。
3、虚假旅游信息泛滥,可信度不高
一些网站或新媒体用户为了提高关注度或取得经济收益, 传播一些不实的旅游信息,要不夸大其词,赞扬过度,要不栽赃陷害,故意贬低,这种不良传播行为的产生, 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虚拟性与匿名性具有紧密的关系,不仅会扰乱旅游业的有序发展,也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4、互动性不足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的传播者和受众的互动形式数不胜数,但信息受众的信息需求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媒体只注重单方面信息发布与传播,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尽管一些媒体设置了信息反馈平台,但对其关注很少甚至置之不理,导致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缺乏交流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