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晓琴/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化”作为一个鲜明的标签被深深的烙印在时代特征中。身处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崇尚全民学习、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立志养成终身学习习惯。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传道授业解惑”,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教学方式、课堂形态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近些年来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移动客户端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师生们均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师主动“输出”,学生被动“输入”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在这一背景下,碎片化、微型化的教学手段被慢慢运用到高职教育中来,各类基于“微课”的微型教学资源被充分利用起来,越来越多的高职教育课堂引入了“翻转课堂”思路,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掀起了一股课堂教学改革的风潮。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与研究现状
(一)“翻转课堂”定义
“翻转课堂”也被称为“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room”翻译过来的。一般来说,学习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对于知识的教授,另一方面是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消化。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是教师讲授知识的场所,师生间偶有互动,但主要形式还是教师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的“输入”。课堂教学只能照顾到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够重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缺少授课的针对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态,上课前,教师向学生提供微课等微型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堂外自主完成下一次课主要知识点的学习。上课时间,学生变身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探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探讨,在互动式学习中答疑解惑,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一方面教师可以快速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探究的能力。(二)现状分析
1、国外对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翻转课堂实践案例在国外已经有了很多的应用,在翻转课堂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人们对于翻转课堂的理念趋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风格各异,有的在教育思想上有独到的见解,有的注重学习环境的创新,有的力求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穆斯乔草原高中的雪莱老师在她所教授的课程中很好的运用了翻转课堂,但雪莱并没有在每一堂课中都使用翻转课堂,只有当她认为有必要进行课堂翻转的时候,才会给学生分配教学视频,她分配给学生的这些视频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好奇心,促进学生思考。雪莱老师的课堂因为有选择性的使用翻转课堂,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纷纷表示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习时间更加自由,更赋有启迪作用。美国高地村小学在实施翻转课堂时更加注重学习环境的创新,为了改变传统课堂的严肃带来的局促,高地村小学把课堂变成“星巴克式教室”,参考星巴克的店面布局,在教室里放置了小圆桌、沙发等。学生们在“星巴克式教室”里进行学习,表现异常热情、开放,更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美国加州河畔联合学区在翻转课堂的运用过程中,力求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他们创造性的采用了基于平板电脑的数字化互动教学资源,这套数字化教学资源包含了文字、图片、视频等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做笔记、交流意见、分享观点。据统计,在翻转课堂中使用这套互动式的教学资源,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获得了“优秀”或者“良好”以上的成绩,足以证明该教学模式成绩斐然。
2、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
重庆聚奎中学依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对引进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整。课堂教学改革团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师生中对“翻转课堂”的成效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习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更加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更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教师们也纷纷对这种教学模式表示认可。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开创了翻转课堂实验室,该实验室的主要目的是整合网络信息技术与翻转课堂教学策略,是课堂改革项目中的一次突破性尝试,也获得了各界教育专家的高度评价,影响力巨大。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开展“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本人在任教《财务管理》课程的过程中,发现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产生知识无用论的普遍心理
传统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是主要采用章节来组织教学活动,按照教学的章节顺序进行讲课,虽然不同的教材包含的内容会有所不同,但大体上仍是财务管理总论、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筹资决策、项目投资决策、证券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报表分析等内容。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因为学校教学场地,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师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很好的将企业财务管理的实务引入到课堂中来,造成课堂与企业实务的脱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吃力,学完后还会产生课堂所学没有太多用处的心理。(二)教学过程中充斥大量的公式和财务指标,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财务管理》课程教材中每个章节几乎都有大量的公式和财务指标需要学生记忆、掌握,这大大增加了这门课程的难度系数。而且多数公式和指标是在很多前提假设条件下测算出来的,在实际工作中并不一定能够直接适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单项的“输出”较为常见,缺乏双向互动的机会。一方面,教师难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被束缚,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被调动。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做“孤独”的听众,被动“输入”,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于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三、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选取嘉兴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财务管理专业二年级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人。从中随机抽取一个班(共50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另一个班(共5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研究对象的两个班生源均为3+2(三年中职、两年高职)的学生,两组学生入校时的专业考试成绩,专业基础差别不大,可比性强。(二)《财务管理》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思路,以《财务管理》中“资金的时间价值”这一节内容为例,详细阐述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1、课前
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前,要充分吸收国内外同行翻转课堂实施经验。在此基础上,针对“资金的时间价值”这一节内容,教师完成资金时间价值微课视频的设计与制作,微课视频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包含重要知识点的ppt录屏,配合教师的讲授;资金时间价值导学案的设计与制作;与微课视频相配套的案例、测试题等。资金时间价值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终值、现值、年金的种类。教师提前三天以上将微课视频上传到云课堂app,学生通过学生端账号进入云课堂中进行视频学习,视频可以多次回放,重复观看,学生可以在app中向老师留言、提问。教师在教师客户端可以看到学生的视频学习进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资金时间价值这一节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教师在视频课程后上传一定量的作业,用来检测学生的视频学习情况。学生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传授。
2、课中
第一步,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前置学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带领学生回顾课前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货币时间价值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第二步,前置学习效果检测,教师在云课堂app中设置若干道习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题,答题完毕后,系统会自动导出学生的答题情况,包括答题率,错题率。第三步,学生针对自己前置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或者同学提问,已经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同学可以开展“互助式”学习,向提问者答疑,教师作补充或者更正。第四步,教师布置任务,向学生提供不同年金形式的案例,由学生探讨不同年金形式的现值与终值。学生通过任务驱动,以4-6人为一小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形成一致结论并作成果展示。通过以上步骤的安排,目的在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辅助,扎实的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相关内容。
(三)过程考核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夸大了考试分数的价值功能,导致学生不重视平时的学习积累,习惯在考前临时抱佛脚,通过突击的方式备战期末考试。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运用财务管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帮助也不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过程参与性。过程考核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课前的在线学习,另一方面是课堂表现。学生通过云课堂app完成前置学习,包括微课视频的观看,配套作业的完成。教师可以在教师客户端设置考核项目以及考核权重,云课堂平台会自动生成学生的在线学习成绩。课堂表现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到勤率、提问、互助学习、成果展示进行打分。课前课中的综合考核评价作为学生的过程考核得分。四、高职财务管理“翻转课堂”的反思
随着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断加快,移动通讯技术和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慕课、微课等微型课程资源日趋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移动客户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这也为学生课前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课堂变成学生吸收、消化知识,师生探讨、生生探讨的场所。“翻转课堂”类的教学改革极大的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创新的意识,团队协作的能力,对于高职教育而言,这类型的课堂教学改革意义重大。但高职财务管理“翻转课堂”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关键问题亟需解决。如重构教学内容,教师要结合企业发展要求,重新规划贴近企业财务管理实务的教学内容,利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高效开展各项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学习兴趣、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信息化背景下,完成财务管理课程资源平台的整合,包括专业资源平台的建设与微课资源的建设,这需要我们教学岗位的一线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做好网络课堂与现场课堂的统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