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物流专业智慧课堂的构建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719
  • ■许清欣/吉林经济贸易学校

      为什么要构建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课堂?2016年6月7日,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该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当今的学生,是伴随着全世界数字化大爆炸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是“网络原住民”。枯燥的课堂,落后的课本已经不能够吸引到他们的关注了。学习者需要课堂教学与信息时代接轨,需要更多新鲜前沿的物流咨询充实课堂。信息环境下的学生们,应该学什么和如何学,在新的技术环境下被重新定义——信息化支撑下的智慧课堂。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智慧课堂的理念逐渐出现在人们眼前,发展培养智慧型老师是智慧型课堂建立的第一课题。这对教师处理复杂的局面、应对高难挑战的智慧品质与智慧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培养“文化人”转变为培养“智慧人”。2016年10月,吉林市校本五期工程启动。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立《中职智慧型教师的培育研究》课题。本期校本工程研究与实践的主题,不但补充和完善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储备新型专家型教师队伍,更能有效推进学校信息化教学的进程,完成在智慧校园平台的教学新应用。

    二、探索与实践

    我们课题组,以校本自学、平台交流、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理论与创新学习。学校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智慧型教师开展智慧教学、建立智慧课堂、形成智慧教师等理论进行有效学习、分析,课题负责人做了《智慧型教师的培育》专题讲座,明确参研教师的理论理解。2017年我参与了学校开展的三大活动,即信息化系列大赛、教学模式改革、学术年会,并进行了自我评价与反思。现将我的课题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我以课堂教学《市内派货作业——信息录入与手持终端操作》为实例,实践信息化背景下智慧课堂的构建。

      物流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是以物流技能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本节课要落实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了解派货通知单的填制内容,二是掌握信息录入的技能,三是培养岗位职责意识,四是团队协作精神。基于核心素养的物流教学,就要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及团队配合情感体验。

      本节课我所运用的信息化手段有:长风网数字化信息平台、3D运输模拟软件、运输实训系统、手持终端操作系统,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保障。教学资源的利用极大的丰富了课堂,多姿多彩的内容让大家耳目一新,新颖的游戏设计成为课堂的亮点,三维立体评价多层次的检查不足。上完这门课我最大的感受是教学目标非常明确,任务布置清晰明了,学生参与度大大提高同时也减少了教师管理课堂的时间。

      基于以上核心素养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派货通知单的填制内容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掌握信息录入和手持终端操作的市内派货作业技能。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岗位责任意识及团结协作精神。

      三维目标的制定充分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

      对学情的分析:我授课的班级是17级物流专业学生,在本节实训课前,学生对公路运输知识及技能有了一定基础,但知识结构和技能作业规范的连贯性较差。但他们的挑战心理极强,对专业技能的提高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情境创设法及任务驱动法。我设计的教学重难点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责任意识及团结协作精神。难点:技能操作的注意事项。关键:规范操作技能点。制定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分组训练法、角色扮演法和观察法。

      在课前,教师利用长风网信息平台给学生布置案例作业,学生利用手机即可登录长风网客户端,利用丰富的后台资源,自主探索知识,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

      在课中,导课阶段:教师采用直观动感的3D虚拟运输系统,给学生呈现一个直观立体的工作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导入本课主题。理论讲解阶段:利用微课制作视频《填写派货通知单》,微课的利用有效的解决了填制派货通知单枯燥繁琐的问题,而且微课在课前就下发到学生的客户端;运用云平台的学习视频来认识手持终端,并设计了生动活泼的 fl ash小游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攻克了传统课堂手持终端讲解困难这一难题,降低了学习难度。实训阶段:在落实任务环节,充分利用我校的运输实训系统有效的完成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实现技能与岗位的对接。总结评价阶段:由平板电脑拍下实训过程中的错误操作,传送到教学电脑上,大家共同探讨进行互评;学生在pad平板电脑上填写实训评价表进行自评,由长风平台对提交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结果;教师本着激励的原则进行评价。多维的教学评价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学业上的具体体现,并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在课后:学生利用信息平台完成作业任务并利用交互功能上传至老师,这不仅让信息化教学资源在课下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实践,用信息化搭建了智慧课堂,完善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师生的互动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实践感悟

    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课堂,形成交互环境、丰富学习途径。教师客户端学习任务的下派与学生预习情况的即时反馈,实现交互式教学应用,增加师生互动交互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分析和课堂中随堂测验分析,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目前信息化教育软件平台争相推出,如我校使用的长风网数字化信息平台、智慧课堂手机APP软件、蓝墨云班课、QQ软件、校园交互通等。这些平台极大丰富了学习途径,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方式;实现差异化学习,促进个体发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智慧课堂适合个性化学习,通过记录和分析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表现,支持教师实现精准的学情分析、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推进精准教学,让学生灵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绩效,为每个孩子创设美好的学习体验。

    四、反思与设想

    通过本期校本课题研究与实践的磨炼,我深知成为一名高标准的智慧型教师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需要不断的探索与经验的积累。我会抱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真实、务实、扎实的开展智慧型教师教育的实践,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次的学习与交流。

      课堂需要智慧的教学,学生需要智慧的老师,成为一名智慧教师,这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积累。我会不断地努力,去发现和挖掘教育的智慧,培养和塑造自身的智慧,让每一节常态课都能进入智慧课堂中去。

      本文标题:信息化背景下中职物流专业智慧课堂的构建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50341.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