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晓/广州工商学院
一、新媒体时代概念
所谓“新媒体”,其概念界定目前众说纷纭,一般而言,“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理解为利用数字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或者无线通信网等方法以及手机、电脑等终端,为用户提供信息或者娱乐服务的形式。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具有高度的互动性,能够实现点对点、点对多或者多对点以及多对多的传播,同时信息传播在方式上还有个性化、精细化的特点。目前,新媒体主要包括了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媒体等,其中以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所占比重最大,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和手机越来越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近几年,社会上不断出现的各种声音,比如“阅读率走低”、“阅读危机”、“纸质阅读消亡”等,正是新媒体对人们的阅读情况产生了深刻影响的体现。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作为互联网和手机使用占据最大比例的群体,其阅读情况受新媒体的影响更是深刻而广泛,在此背景下,针对大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也是相当有必要。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的现状
新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阅读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在阅读方式上,传统纸质阅读方式与现代多媒体阅读方式交错发展,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除了利用校园内图书馆等阅读场所,进行纸质阅读之外,更多的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阅读活动。就笔者所在的学校院系而言,曾经做过一次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其中对“阅读的渠道”项目(表1)调查发现,“购买书籍”和“向图书馆或他人借阅”人数所占比重达到57%,“在网上下载电子书”和“手机阅读app”人数所占比重达到43%。由此可见,就大学而言,图书馆依然是大学生进行阅读活动的重要场所,但是网络阅读等新媒体阅读方式同样占据了重要地位。就笔者实际经历而言,网络中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有着无与伦比的便捷性和丰富性,这是能够吸引学生进行阅读的重要因素。同时,在阅读工具的选择上,虽然传统纸质阅读依然占据主要地位,但是手机电脑等多媒体正在成为大学生主要的阅读媒介,传统纸质阅读的地位正不断受到挑战。

表1
其次,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阅读呈现碎片化特点。这里的碎片化,可以理解为阅读内容和阅读时间的零散性。从阅读内容上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信息大爆炸,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的发展使得阅读活动变得丰富和便捷,阅读时只需登陆互联网搜索,大量的阅读信息就会呈现在阅读者眼前。同时阅读时间也可以自由支配,不用特意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阅读,而是看自己时间安排,随时随地即可阅读。同样,笔者对本院系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时发现,在“阅读时间安排”(表2)和“一次阅读的时间” (表3)项目上,“空闲时间随时会读”和“一次阅读时间在一小时内”的人数比例上,分别占据64%、53.5%。由此可见,大学生阅读在阅读时间上安排上呈现出碎片化特点,多数人随时随地阅读并且阅读持续时间较短。

表2

表3
最后,大学生阅读有着浅阅读的特点。所谓的浅阅读,一般理解为学生在以网络阅读为典型的新媒体形式阅读中,阅读动机缺乏以致对阅读内容不求甚解,缺乏思考,在程度上区别于深层次阅读。其阅读行为追求阅读内容的广度和阅读的速度,阅读时浅尝辄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阅读资源所具有的及时性、实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固然在信息的传播方面有着巨大优势,有利于学生阅读学习大量的知识,但由此也导致学生阅读时容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甚至表达写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退化,使他们迷失在繁杂的信息海洋中,成为各种信息的转发者而不是吸收者。近年来,每一次社会热点在微博或者微信中爆发时,大学生作为微博或微信的主要用户群体,本应该有着自己的思考判断思考能力,却不断的在被“带节奏”,可以说也与他们的“浅阅读”特点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