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莹/福州市鼓山新区小学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紧紧围绕《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几个话题,开展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大部分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了热情,他们热爱上英语课。尽管如此,小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比较薄弱,他们在说英语时常常陷入困境。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反思,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小学生走出“说”英语的困境。
一、小学生“说”英语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不敢开口“说”英语
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可以读单词、读课文,却没有办法开口“说”英语。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心理阻碍。学生们惧怕犯错误,害怕万一开口说话说错了怎么办,被别人嘲笑了怎么办。第二个原因在于语言环境的缺失。在学校,英语课程设置较少,一周仅有两节的英语课程,教师只能满足教学需求,却没有更多地课时来组织有效的活动让学生能够“说”英语。在课外,由于家庭对英语学习的不重视或者父母文化的差异,让学生们想开口却没有环境,久而久之学生们就越发不愿意开口了。(二)英文发音受到母语的干扰
因为受到母语的影响,部分小学生“说”的英语有着一种“中式英语”的口味。因为学生习惯用拼音去对应英语的发音,所以在教学中就经常能看见学生会在一些不会读的单词旁边写上中文,比如“good”写上“古德”,”may” 写上“美”,“clean”写成“课林”;还有一些舶来词的中文发音也影响着小学生的英文发音,比如“hamburger”受中文“汉堡包”的影响,而读成“hunburger”,“jacket”受到“夹克衫”的影响而读成“jucket”。(三)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机制不利于激发“说”的积极性
目前小学生“说”英语的能力很难得到提高,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在于当前的评价机制过分关注学生的卷面成绩,大量的练习和试卷给学生们的评价过分地直观和武断。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当看到自己成绩不理想时,也就很自然地给自己下了定义“我一定说不好英语”,于是“说”英语的动力就受到了很大地影响。二、激发小学生“说”英语的教学策略
(一)重视语音教学的渗透
1、注重元音音素/i/和/u/的训练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发/i/和/u/这两个音素时,受到对应拼音发音方式的影响最大。在教学中,则应加强对/i/和/u/的训练。首先,多示范引导,告知学生正确的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i/在英文中的发音相比中文更靠后,舌头抵住下齿,气流通过时不和舌面产生摩擦。而且相比中文,英文的/i/的发音更加短促;在发/u/这个音素时,舌头应后缩向后颚抬起,振动声带,它的发音相较拼音的u应该更有力短促。其次,多实践,进行有效的拼读训练。列举一些含有这两个音素的单词,让学生进行拼读,列举的单词则应从易到难,从单音节到多音节。如在训练/i/时,可依次出现 sit, pig, kid, lift, skip, pick, sister,silver, chicken。最后,及时评价。注重学生拼读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给他们足够的信心参与拼读训练。有效的终结性评价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随堂小测,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读音,写出相应的字母,或者写出相应的单词。
2、加强拼读训练。
立足教材,归纳整理语音教学材料。(1)让学生牢记相对难度较低的辅音字母的发音。(2)系统地对五个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不同发音进行训练。(3)让学生识记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4)掌握常见的辅音字母组合的发音。

表1

表2

表3

表4
当学生懂得相对应字母以及字母组合的发音时,学生就能运用汉语拼音的拼读方法对英语的拼读进行“迁移”。所以,学生很快能做到见词能读,即使是碰到了多音节的单词,学生也能很快地将单词分成若干音节,然后进行有效拼读。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
(1)英文歌曲熏教。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学任务的需求,选择一些活泼、轻快、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丰富教学内容,每天利用课前的几分钟进行熏教。音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宽松的氛围就敢于开口、乐于开口“说”英语。当学生基于兴趣的基础,想去“说”的时候,我们就成功地把我们想让学生“说”变成了学生想“说”英语。学生在反复熏教中,就能轻松地发现更多口语发音小窍门和小细节,比如爆破、连读,也就让学生的“说”变得更加地道了。
(2)运用游戏的方式。在教学中,尝试运用有趣的游戏来激发学生“说”的主动性。比如在学习闽教版《英语》第二册 Ability这个单元时,学生在学习“I can... .”这个句型时,就运用“滚雪球”这个游戏来激发学生“说”。如第一个学生说“I can dance.”第二个学生就要说“She can dance. I can sing.”第三个学生说“She can dance. He can sing. I can skate.”最后看看哪个小组的雪球滚得又大又好。
(3)坚持每天听读。要求学生们每天坚持听读15分钟。听读时间可以是早上起床刷牙的时候,可以是吃饭的时候,也可以是学生们睡前的那段时间。让学生们把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给学生们尽可能地营造出英语的语言环境。听读的材料可以是一本英文绘本,可以是一首英文歌曲,也可是是一部英文动画片。不同的听读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开拓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渠道,让学习英语离开课本和教材,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4)尝试走出“教材”。很多学生就会质疑我们,学英语有什么用呢?我们又不打算出国?其实英语已经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他们感兴趣的游戏,他们喜欢的一本故事书,当他们出国旅游时想问个路,当他们想和从美国远道而来的小伙伴交个朋友,这些生活中的英语给了他们提供了很大的语用环境。在教学中,争取给他们创设更多的条件,给“说”英语提供一个语用的环境,让学生们感受到“说”英语给他们带来的自信,那么“说”英语最大的心理瓶颈就迎刃而解了。例如:给学生们举办一个英语阅读会,走出课堂教材,给他们一本他们感兴趣的绘本,让他们能够一起读一读绘本,在阅读中感受“说”英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