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文 佟玉英/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基地
本科毕业生人数呈逐年上涨趋势,应届毕业生首先要面对就业或升学的选择,他们所做出的选择往往来自于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H省某高校的课程得来的调查结果和学校给出的官方数据进行对比,得出部分本科应届毕业生对于毕业去向的选择在一年时间内有很大变化。这一群体做出毕业去向选择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周围群体的选择。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大学三年级)的课程调查结果,是同一年级同一院系的学生,对比数据是校方给出的当年全校统计数据,二者在关系上属于包含关系,因此校级统计对于三年级数据的受访者具有代表性。因二者的调查方式和对象存在差异,无法获得标准化的数据进行推论统计,因此本研究仅作为理论研究。
一、存在的现象
受访应届本科毕业生在三年级时接受了通识必修课程《就业指导》,并在课堂上对授课教师开展的有关毕业去向的调查进行现场反馈。从当时他们对毕业去向选择的调查问卷结果上看,有一部分人有了明确或比较明确的目标,另一部分人仍旧按照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继续上课但没有明确的毕业去向选择。但从校方发布的毕业生就业数据看,就业率远高于三年级时所做调查时有目标并努力的比率,毕业时应届生们都对自己的去向做好了决定。将应届毕业生的去向做如下分类,并根据三年级时的调查结果和四年级毕业时的官方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一)升学
由于课程设置,对学生的第一次调查在三年级的春季学期,准备升学读书的学生在受调查时已经开始着手复习备考国内外硕士研究生或准备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申请资料;做出这样毕业选择的学生在报考人数上最终会有所上升,但考试结果会低于报考人数,通过研究可得,部分学生较晚(四年级开学后)准备相关的考试,因院校选择的差异,决定升学的早晚并不会影响升学率,但是晚做决定升学的学生有来自于早期决定升学学生的影响,也就是同辈压力的原因。(二)选择自己喜欢的但和本专业无关的行业就业
部分本科生的专业是通过院系调剂录取的,因此他们真正想学习和从事的往往并不是本科阶段就读的专业。由于入学前就有了对未来选择的方向,四年的大学生活都会为此努力,学习相关的知识、参加相关的实践等,这类学生在大三年级的调查中是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的类型。反观受到同辈压力而选择和本专业无关领域就业想学生,大多是因为政策、收入等外部因素选择销售或服务业。(三)选择自己专业对口的领域就业
一些学生选择和自己专业对口或相关的领域工作,包括考取企事业单位相关岗位的工作;从事专业相关的领域需要的是扎实的专业功底,这类学生中,三年级时选择这一方向的大多是符合专业功底扎实的标准的,另一批最终做此选择的学生有的是因为专业实习后对本专业的工作产生了兴趣或迫于就业压力,暂时做出的选择。二、同辈压力影响应届本科生毕业去向选择的原因
(一)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可归结为心理因素和价值观因素,同辈压力的成因是由于学生的自卑心理,在决策上更容易受到同辈的影响,产生顺从的行为,也是一种从众心理。这种从众心理进而会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因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也影响着人的价值选择。最终促成了因同辈压力带来的毕业方向选择。(二)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来源于环境因素,毕业生的增多加剧了就业压力,本文涉及到的应届生群体在就业时具有一定优势(应届生通过校园招聘可以去比社会招聘更适合的工作岗位),应届优势在就业焦虑的作用下,更容易转化成压力,如果前期没有做好决定,压力下的应届毕业生可能会因为从众心理选择就业岗位,虽由于从众心理,但归根结底是因为环境因素,因此归纳为外部因素。(三)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的个人发展程度不同,对于毕业去向的选择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学生先体验工作再去提升学历的,也有因决策晚失去当年继续升学机会的,还有目标明确的在不同阶段提升自我去适应自己选择的行业的。个体差异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但很难干预的,这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或个体所处环境的压力均有联系,是复杂的归因。三、解决办法
即便同辈压力对学生的个体发展产生了影响,虽然解决了部分学生的短期决策问题,但由于这并不是出于学生内心最真实的需求,职业生涯的发展是持续的过程,因此同辈压力带来的问题解决在长期看来是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的。为降低不利影响对学生发展的阻碍,根据分析结果和其他院校的尝试,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一)建立同辈支持小组
利用同辈支持小组,建立同辈互助模式。这是某医护类院校对本科实习生减压所做的有益尝试,面对同样受到压力且同样处于同辈关系中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来说,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措施。在同辈压力无形的影响下,以同辈的力量去帮助学生缓解因就业或升学带来的压力。(二)完善心理咨询中心职能
做好毕业生减压辅导,是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对学生就读期间最后的保驾护航,但由于应届毕业生数量庞大,普通的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群体性的学生阶段性发展问题,但由于同辈压力存在于一个个群体,因此完善心理咨询中心职能,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顺利做好毕业去向选择这一重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