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新媒体在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应用探索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2128
  • ■张 琳/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学生党支部建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之一,其发展建设事关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事关高职院校能否为国家培养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以电脑、手机等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逐渐代替了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中要求“建立党建信息化平台,加强‘两微一端’建设,创建网上党校园地、党校、论坛等思想政治工作平台”。①因此,如何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利用新媒体开展学生党支部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当前高职院学生党建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挑战

    (一)多元价值观对学生党员思想带来冲击

    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学制短,培养学生党员时间受到限制,且由于生源、学生素质等客观因素影响,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对党的认识和基本理论学习系统性和全面性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党员的质量。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存在一些消极、负面、虚假、隐蔽传播的信息,使一些思想不成熟、立场不坚定、辨别能力不强的学生党员受到影响,如何利用新媒体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创新学生党支部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坚定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重点。

    (二)传统党建工作模式受到挑战

    传统党建工作模式方式单一、内容枯燥,多以党课、“三会一课”、参观实践、民主生活会等为主要形式,只有简单的知识传播,没有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无法使学生真正融入党组织活动中,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党支部工作不够重视,简单认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较低、学习能力差,没有积极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学生党支部工作模式,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实效,传统党建工作模式影响力逐渐减弱。新媒体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于一身,更生动、形象地传播信息,更利于90后学生接受,因此,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拓宽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工作领域。

    (三)对学生党支部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

    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工作者多以思政专业教育背景为主,多兼职少专职,工作内容琐碎复杂,面对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工作者来说,掌握新技术、新手段有些难度。新媒体背景下,学生党支部工作者需要转变思路,在保证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坚持“立德树人”的同时,要不断创新,发挥新媒体优势,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工作新模式。这就要求将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新媒体技术发展相结合,适时调整工作方式和方法,这对于学生党支部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机遇

    (一)新媒体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新媒体的应用让信息的传播突破了空间局限、跨越时间界限,提高了传播速度。高职院校学制三年,普遍实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年级多在校外顶岗实习,这增加对学生党员管理和继续教育工作难度。网络具有快捷性,且90后作为“网络原住民”对于新媒体接受度高,依托网络,可以利用“两微一端”实现对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党组织活动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开展,使得师生可以实时交流和沟通,实现在线党员管理,时刻掌握学生党员思想动态,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应用使得信息传达更加便捷。

    (二)新媒体的应用提供丰富资源

    新媒体的应用拓宽了信息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大量信息共享。高职院校虽然学生党员年龄小、接受党的教育较短、党性修养需要继续加强 ,但是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思维更活跃、动手能力强。网络已经渗透学生的方方面面,学生党支部工作者以新媒体为手段,可以利用时事资料、先进事迹、前沿理论等内容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鼓励学生党员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自己建设党建学习平台、自己动手制作学习教育材料,提高师生间的凝聚力,提高党建工作的吸引力。

    (三)新媒体的应用创新党建工作形式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学生党支部工作者要以发展的眼光,从新媒体技术中汲取养分,让学生党员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开展工作,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利用高职学生对新事物敏感,思维活跃,渴望创新,创新活动方式,实现党支部育人活动的多样化,把思想建设与专业能力相结合,把教育活动与学生业余活动相结合,把学生党支部建设要求与专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延伸党建工作触角,让学生党支部工作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工匠精神”引领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让学生真正以服务社会建设为目标。

    三、新媒体在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应用探索

    (一)打造高素质党建工作队伍

    选配一只“守信念、重品行、有本领、敢担当、讲奉献”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对学生党支部发挥重要作用至关重要。新媒体背景下,不仅要求学生党建工作者夯实党的理论知识,坚定理想信念,更要求学习并熟练掌握运用与网络有关的新媒体,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学生党建工作者要充分将理论知识和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在网络平台上,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宣讲党的理论知识、宣传身边党员先进事迹,让正能量辐射更多学生,强化教育感召力,拉近与学生之间距离,号召广大党员加强思想理论学习,打造高素质党建工作队伍。

    (二)打造线上线下联动党建工作模式

    学生党支部建设可以利用线上灵活形式和线下传统工作模式相结合开展工作。线上可以利用新媒体移动性、实时性和便捷性特点,积极运用“两微一端”等途径推送消息,及时向学生传播重要思想和活动内容,起到宣传和引导作用,突破学习空间和时间局限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线下党课、实践活动和民主生活等集中形式,以直观性提高学习教育效果。学生党支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党建工作新模式,将传统工作模式和新媒体有效整合和深度融合,增强载体实效,实现党建覆盖无盲区,营造争优创先的浓厚积极向上氛围。

    (三)制定科学合理地管理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高校网络环境更应该守住底线,共建精神家园。高校可以利用BBS、微信、微博、客户端等为学生党员学习交流提供平台,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但要对传播媒介和信息内容实行严格监督和有效管理。建立健全网络监管制度,完善新媒体信息传播规章制度,精细化管理,实现专人专职负责,遇到问题及时响应、尽快解决。

      新媒体时代,为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工作提供了诸多挑战和机遇,学生党建工作者要把握历史机遇期,坚定理想信念,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中心,发挥新媒体作用,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效率与水平,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注释:

      ①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文件全面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J].教育现代化,2017,4(16):15.

      本文标题:新媒体在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应用探索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5100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