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所谓大学新生学风就是高校新生在入校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及方法等典型性的思想行为趋向。良好的学风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是培养人才的基础,能够使大学新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有助于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同学客观认识大学学习,自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大学新生刚从高压式学习状态中摆脱出来,进入文化多元、管理民主的大学校园,因缺乏有效监督和引导,加上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大学新生学风中出现了较多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当前大学新生学风中的突出问题
(一)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律性差
根据新生期中教学检查座谈发现,很多大学新生认为大学的学习是一件轻松愉悦而且很容易的事情,根本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没有必要向高中那样刻苦,在学分制的新形势下如果不打算拿奖学金,只要考60分能够及格就行了,没有必要去冲击高分,只要能顺利毕业就可以很轻松找到好工作。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有些大学新生轻视或无视大学的学习,将大学学习放在次要的地方,因为琐事随意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不足,抄袭他人课堂作业、考试违纪作弊、挂科等现象在大学新生中频繁发生。(二)缺乏学习目标,动力不足
绝大多数大学新生从小到大一直被父母、老师长期灌输考大学的学习目标和理想,这也是支撑着他们寒窗数十年从不自我放弃的动力源泉,然而从高中时代繁忙的学业压力中解放了出来后,大学新生们不清楚考上大学后要怎么做或者应该做什么。因为对于大学学习环境的陌生和对学习任务及学习目标的认识不清,“部分大学生来到大学后,没有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规划,学习比较盲目,处于一种应付的状态”。在大学入校的第一学期很多新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一直处于茫然的状态,整日浑浑噩噩。大学新生中谈恋爱、沉迷网络游戏或者赌博等想象比较普遍,有些同学佛系思想比较严重,学习中表现出无欲无求,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学习方法不当,效果不明显
在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是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高压政策下赶着学、逼着学,很多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或者强行记忆计算公式,按照授课老师的方法“依葫芦画瓢”,自身缺乏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进入大学后很多大学新生一时无法改变原有的学习方法和陋习,上课只顾抄写笔记,对老师课堂讲授内容却置之不顾;有些同学感兴趣的地方就认真听,不感兴趣的就不听;能听懂的知识点就认真听,听不懂的知识点避比而不听,课后也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提升,导致学习知识无法及时消化领会,造成学业困惑越积越多,学习效果不佳。(四)学习纪律松散,自觉性不高
由于新生刚从高压力、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他们主观上存在着歇口气的思想,加上高中老师错误的思想引导,家长缺少有效监督,大学新生在学习上通常是自由涣散,学习自觉性较低。新生中上课迟到、玩手机、说话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少同学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或者有选择的听讲,更有甚者上课听音乐、玩游戏或者网聊等,有的同学因为琐事请假或者编慌不去上课,课后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笔者通过对所带的两届大一新生晚自习出勤情况进行抽查,平均有近39%的同学坐在教室里却无心学习,晚自习看课外读物、聊天和发呆的现象比较严重,约5%的新生晚自习缺席。二、大学新生学风问题原因分析
大学新生学风问题的出现是不外乎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五个方面。从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来说,大学新生心智各方面还没有完全成熟,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欠缺,学习意志不坚强,当他们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时多数选择回避,加上对所学专业不够了解,导致学习兴趣不高,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热情。另外,大学新生好奇心较强,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难抵不良诱惑,导致无心学习。从家庭方面的原因,家长只看重学生考试的分值,而轻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仅仅为了考高分而学习,对于学习本身缺乏一定的兴趣,所以导致进入大学后很多新生同学如同脱缰的野马,在大学游戏人生,对于大学学习毫无兴趣,甚至是反感学习。
从教师方面的因素来说,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而轻教学的倾向,多数教师为了专注自身科研项目,无暇顾及新生课堂教学,不能结合新生自身特点进行启发式教育。高校教师往往是一味地进行理论灌输,授课内容较为陈旧,授课形式单一,缺乏活力,导致新生听课互动的积极性普遍较低,授课效果较差。
从学校方面的因素来说,一方面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流于形式,成效不佳。多数高校一再压缩新生入学教育的学时,导致新生入学教育在几天能仓促完成,不够深入,不能帮助大学新生有效了解大学的学习、专业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高校管理较为宽松,存在漏洞。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大学新生多数是进行谈心谈话,缺乏必要的学业预警和惩罚措施,与学生家长缺少必要的沟通,导致家庭育人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从社会方面的因素来说,我国高校扩招,各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这直接导致高校生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的下降,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进入大学后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导致学习吃力,学习上出现畏难情绪,从而引发学习态度不端正,甚至出现违规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