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乐/苏州大学
一、前言
中共教育部党组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十大育人”体系,明确要“积极优化组织育人,发挥各级党组织的育人保障功能。”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关系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面对新时代新要求,高校应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凝聚力,推动其肩负起思想政治工作中组织育人的主体责任,将高校基层党建优势切实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二、高校基层党组织是组织育人中的战斗堡垒
高校中的组织涵盖了党的组织、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党的统一战线组织、学术组织、基层自治组织、专门工作机构或组织、与学校相关的社会团体等。《实施纲要》中的“十大育人”体系提出要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强化高校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高校教育工作的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明确提出“九个坚持”,其中,“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作为首条。因此,组织育人应以高校党的组织为统领,发挥各级各类组织的育人功能并形成合力,强化政治思想和主流价值引领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工作的“毛细血管”,是组织育人的最前沿。只有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育人作用,引领、协同各级组织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凝聚组织育人合力,才能提升育人实效。三、高校基层党组织肩负着组织育人的主体责任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体责任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的回答。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围绕立德树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主体责任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都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主体责任。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建设,为高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凸显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就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方面下功夫。这是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坚持协同育人的主体责任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组织全部战斗力的基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石。在高校各级组织中,基层党组织是各类组织的榜样和标杆。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组织育人工作中的引领协同育人作用,这不仅是组织育人功能发挥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整体质量提升的必然要求。四、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组织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组织力缺失。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中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和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的情况:有的重业务轻党务,有的组织生活难以坚持,有的党员教育管理流于形式,有的在师生中威信不高,有的甚至软弱涣散。这些直接影响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二是创新力不足。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身处的内部外部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也步入了深水区,师生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但是,不少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缺乏吸引力感染力,不考虑师生需求,重形式轻内容、重表面轻实效,不能很好地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师生发挥作用。
五、高校基层党组织落实组织育人主体责任的实现路径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在突出政治功能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首先要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综合运用中心组学习、教职工双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成果交流、树立典型、谈心谈话等教育形式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强化师生的理想信念。二是严肃政治生活,加强督促管理。把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基层,扎实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主题党日活动制度,推动党内组织生活严起来。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引导党员党性修养和纪律规矩观念立起来。强化校内巡察、综合考核和党建信息平台建设,以过程管理和结果运用促进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强起来。
三是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发挥头雁作用。严格党组织书记选配标准,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党员任党组织书记。以增强党务工作能力为重点,依托校院两级党校,加强履职培训,建立融政治理论、党务知识、实践锻炼等一体化实训体系,结合校内挂职、结对共建等为书记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只有党组织书记做好“领头雁”,发挥好旗帜作用,才能推动基层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四是严格党员队伍管理,增强队伍活力。结合年度工作任务和目标、绩效考评等开展评议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扎实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杜绝考评“虚化”“弱化”。完善优秀党员评比制度,开展创先争优、示范领航等评选,激励师生党员奋发进取,从而形成师生党员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