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灏/江苏警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前言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且这些技术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行业和领域。在社会的发展过程里,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的加剧,各国也都在对教育的信息化进行探索和改革,希望借助新的技术来使教育工作取得一个全新的突破。从而也就诞生了教育现代化这一概念,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如今这个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思政课的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在结合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二、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不断提高思政课改革的深化
思政课的信息化教学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互联网中存在的教育资源,改变传统的老实讲,学生听的固有模式,它可以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学习新的知识,网络课堂的形式是非常多样化的,有着非常多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非常有效率的对知识点的吸收和把握,让原本枯燥无味政治理论知识变得充满趣味性,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研究式的学习,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运用好现代化信息手段,通过一些诸如微视频等方式展开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于活动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在这其中也不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将思政课和信息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使得教学模式的创新让思政课的教育改革更加深入有效。(二)能够拓展思政课的教学手段
在思政课信息化教育改革的具体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爱好以及一些当下正在发生的时事新闻跟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像类似于微课、慕课等教学手段的不断应用,可以不断地改进教学质量,创新并拓展思政课的教学方式,让思政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开放。对于学生群体来说,信息化给他们提供了方便且高效的信息,通过获取这些知识来使得自己能力的不断提升,互联网这种交互式的沟通,会使他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会不自觉的去接受,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这种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次数和频率也会变得更高,对于学生的一些问题和疑惑也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形成一个优秀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也有着巨大的帮助。三、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实施的前提
(一)信息化环境的打造是实施的基础
互联网在线教学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所以说网络信息资源的硬件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这个信息化教育的背景下,思政课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就能有一个比较好的支持,这也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搭建好稳定的教学网络平台。以此来促进教学模式的不断实施。在思政教学里面要合理的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促进思想教育渠道的网络化和信息化,推进思政教育方式的变革。其次,还需要学校准备好有效丰富的课程教育资源,这也是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基础,老师在上课以教材知识点为中心辅助指导学生整理图形、视频等信息资源,打造一个素材的资源管理数据库,来促进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拓展。信息化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天然的区别,在准备教材和教案的同时,还需要准备方案、工具等,这对于教学设计的要求就变得非常高,要提前设计好整个教学课程。这是一个将已有信息进行重新编织的过程,通过这些信息技术方法制作的微课,可以有效地概括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难点和重点。举个例子来说,老师可以深度结合微机课的理论知识点,对于教学内容可以进行优化加工处理,制作成微视频等。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思政课相互融合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政课程如何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过程。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新教育理念,改进课堂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