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萍/甘肃省庆城县马岭初级中学
一、前言
近年来,英语教材编写越来越重视插图在教材中的作用,教材中的插图是教学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作为教学工具,为英语的意义理解提供了直接的通道。同时,插图生动有趣,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和学习需求,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鲁迅说过:书籍的插图,原意是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但那力量能弥补文学之不足。但教师只有善于使用插图的优势,发挥其作用,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果。本文从听、说、读、写四个角度进行探索,对插图的使用提出相关的策略,激发广大教师更加关注插图,提高插图的使用效果。二、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使用情况
初中英语课本中的插图数量是比较多而且也是非常丰富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借助插图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单词的意义、掌握句型的表达、预测文章的内容、大胆的表达想法,更好的呈现一个精彩的课堂。但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在插图的使用中也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师对课本中的插图不够重视,在每个单元的听力部分,合作对话部分,写作部分、阅读部分都配有相关的插图。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更多的关注课本知识点的输入、语法的讲解,多媒体资源的使用。教师们更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网上搜索相关的图片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更好的理解,对课本中插图却没有更多的关注和阐述,对教学资料没有充分的利用,同时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常常忽略课本中插图。
第二,教师对插图的利用不合理。在听力环节中,每个听力部分对应的插图都对应本环节中的重点单词和句型。很多教师在这部分并没有先引导学生先去观察相关的插图,而是直接的去听录音,完成相关的听力任务。这样学生对听力的内容没有一个先前的感知,对听力录音中出现的重点单词和句型没有了解,不利于克服听力时的紧张。在合作对话部分和阅读部分旁边也会有一幅插图,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忽略先去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去思考看到了什么,预测对话内容。
第三,教师对插图的利用力度不够,大多是走马观花,没有深入去挖掘插图中的所蕴含的意义,没有充分的利用插图去完成知识获取、能力训练、思维培养、情感升华,知识简单的做了点评述。
插图和教学相辅相成,插图是教师教学中的好助手,如果没有找到插图和教材之间的本质联系,深入的挖掘其意义。插图这教学资源很容易被滥用和浪费。
三、初中英语教材插图的使用的策略
(一)以图助听,在听力教学中更好的使用插图资源
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听得懂,语言上交流才能进行,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保持”由于英语听力中存在连读、弱读、摩擦音等一系列现象,听力题目包括选择和填空。初中生没有经过系统的听力训练,英语词汇比较薄弱,很多学生都无法跟上录音的语速,反应没有那么快,听了前面忘了后面,做好捕捉到的信息支离破碎,无法完成听力中填词或短语的题目。所以教师应该充分的使用插图资源,引导学生在听力之前先仔细观察相关的插图,根据插图大胆的猜测图片中的词句大意和听力录音的内容,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为后面的听力做好铺垫。比如在进行新目标《go for it》Unit 7 It’s raining!第一部分听力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几种天气现象,如下雨、多云、炎热、寒冷,然后让学生去猜测其对应的英语单词并且写出来,在图下面写着 rain、cloudy、hot、cold,目的是本单元的主要单词是关于天气的这几个新单词。在听力之前,老师带领学生看到课本的插图并且朗读上面的单词和句子,让学生猜测图片中单词和句子的大意,扫清听力中新词的障碍,后面也可以出一些相关的练习加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