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洁/吉林大学
慕课是一种新式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正从一种新鲜的舶来品变成了广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组织形式,如雨后春笋迅速在国内高校得到发展。
一、慕课的产生及特点
(一)慕课的产生
最初的慕课主要产生于欧美国家的一些高校。所谓慕课教学,是一种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微课程”,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完成作业答疑、合作探究、师生交流等教学活动的全新教学模式[1]。2012年,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为了整合校内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推行在线教育,共同研究开发了在线教育平台“ed X”。受其影响,美国的顶尖大学也陆续成立了网络在线学习平台,之后三大课程供应商Coursera、Udacity、ed X 随之兴起 。面对新一轮教育全球创新的趋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先后都成功加入了平台“ed X”。同时,内地的四所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台湾的新竹交通大学合作成立了Ewant 在线学习平台。2013年,清华大学开发研究的“学堂在线”开始上线,这是我国第一个中文版的慕课学习平台。可见,虽然国内的在线教育起步和发展较晚,但十分迅速。
(二)慕课的特点
1、自主性在慕课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选择将要学习的内容,从而弥补传统教学的缺点。
2、开放性
互联网是慕课的主要媒介,其信息的表达方式与传统教学的表达方式存在着差异。传统教学信息的传递者主要是教师,相反,慕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手段,其传达方式具有直观性、多样性和立体性。大学生注册一个邮箱就能参与到慕课的学习和互动,而且不区分年龄、种族和国家。
3、互动性
慕课在技术层面打破了传统视频授课的局限性,运用AI,高效地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
4、创新性
慕课是一个分布式的知识库,其内部存在一个以学生、教师、媒体、学习资源等为节点的相互交织的知识网络系统,而知识以片段的形式分布于此网络的各个节点之中。其中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变化是“翻转课堂”的出现,真正实现了中心角色的转变。
二、慕课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慕课对大学生学习的有利影响
1、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在慕课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和方法得到极大的拓宽。慕课不仅创建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提供了大量且可靠的学习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因缺乏真实的环境给大学习学习带来的不利因素,而且内容丰富多彩,知识更加形象化、立体化和生动化,因此很大程度上激起了大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学习效率也会进一步提高。
2、时间和空间界限被打破,学习安排更加自主化
慕课教学突破了原有课堂教学的缺陷,不但学生数量没有限制,有时一门课程高达十几万人选择,而且上课也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约束,从而大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安排学习计划。
3、交互性更强,大学生可享受更个性的学习经历
交互性是慕课与其他网络公开课的重要区别之一,虽然共同之处是大学生通过网络共享课程的课程作业、在线课件及教学录像等优质教学资源,但不同之处在于大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在线互动参与课程。
4、革新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 共享优质的学习资源
慕课形式丰富多样,除传统教学的课堂上讲解、课后测评、期末考试之外,还包括学生互相讨论、师生开展对话、分组合作、作业互评等,且适用范围广。它与传统的教学形式有显著的区别。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主导,学生只需要通过期末考试即可,不利于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其思维也只会更加固化,慕课正与此相反。除此之外,大学生可随时随地地看到优质的在线教学视频,参与课程学习的相关讨论和活动。同时,课程评价会把大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活跃度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利用互联网的记忆作用保留大学生在课程中学习的记录和行为,将产生的最终评价结果完整地呈现给学生和教师,给学生带来更精细化的专业指导,从而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体验。
(二)慕课对大学生学习的不利影响
1、慕课学习一定程度上缺乏和老师面对面的沟通与情感交流当今,大学生不但是互联网的重要用户,也是慕课主要的参与者。尤其是网络日新月异地发展,大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越来越方便、快捷、多样,其知识储备明显增加了。但同时,他们所处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文环境日益变得狭隘,人际交往能力和情商较之从前有所下降[2]。
慕课主要通过互联网传播知识,其教学方法主要是“人机对话”,因此,它对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人际交往、心理情感变化的关注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一定程度上,慕课教学忽视了大学生情感和沟通需求的存在,使大学生情感教育的不断缺失。在慕课教学中,教师无法根据学生情感需要的变化与学生进行现场的适时的灵活的互动,从而学生情感需求的变化无法得到更好地关注、表达与倾听,如教师和学生间的亲密感无法切切实实感受到。
2、学习规划缺失,缺乏自觉性
由于网络的虚拟化,无法真正判断学生是否如实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经过也难以监督,会产生学术诚信等问题。当代的大学生成长在互联网背景下,也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网络游戏、聊天成为他们重要的消遣和交往方式。“无网寸步难移”对大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提高和专注力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瞿振元认为,“慕课”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学习者具有充分的自由,要求学习者须具备更强的自觉性和自我控制力。达不到这一点,学习效果有可能难尽人意[3]。
慕课在我国正在形成比较成熟完善的市场体系,其较低廉的价格甚至免费,不仅为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慕课提供的课程是开放、明确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结课证书,前提是完成一门单独的课程。总体来说,慕课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是利大于弊的,且发展趋势是积极向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