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高校班级学生干部培养的标准及对策探讨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933
  • ■张纪新/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形势的变化,中国在各个领域上都需要培养相应的高端人才。高校大学生既是社会人才的储备力量,也是社会发展的栋梁和希望。高校班级学生干部大多具备性格外向、擅长交流、组织能力强等优势,这些优势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他们走向社会的助力。高校在培养班级学生干部的过程当中,应当根据学生干部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培养标准和培养策略。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塑造更多的优质人才,也可以为这些学生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目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干部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部分高校的学生干部工作机制不够完善。此类不完善现象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缺乏公平公正的班干部选拔机制。目前,部分高校的班干部选拔依旧采取辅导员指定的方式,部分高校的班干部选拔会采取辅导员指定和学生投票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这种选拔方式过度注重个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干部的个人品质的考察和培养[1];第二、缺乏公平公正的班干部考核机制。现如今,许多高校都会以相关的工作指标来考察班干部,比如:以易班数据来考察本班宣传委员的工作状况、以本班青年大学习的完成度来考察本班团支书的工作状况等等。这些考察方式过度注重工作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干部平时的努力;第三、学生干部激励机制缺乏教育性。现如今,许多高校都会采取荣誉表彰的方式来对班干部为班级的贡献进行表彰。此种激励机制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教育性,比较容易助长班干部的功利心理。

    (二)学生干部的培养缺乏系统性

    目前,部分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缺乏系统性,此类情况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高校教师对于班干部的使用重于培养,许多教师选出班干部就是为了帮助自己分担工作,很少对班干部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个人能力提升培训;第二、不同层级班干部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官僚现象,上级班干部轻视下级班干部,主要班干部轻视次要班干部。加之部分辅导员不注重调节学生之间的关系,导致部分基层学生干部的工作难以展开,积极性被挫伤;第三、学校主要让学生干部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能力,轻视对学生干部的理论培养。部分学生干部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试错,才能够总结出相关的经验。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缺乏系统性。总体上看,目前高校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二、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

    (一)功利思想严重

    目前,部分学生干部存在着功利思想严重,奉献精神不强的现象。此类现象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部分同学想当学生干部,只是为了日后入党和增加就业筹码做准备,功利性过强;第二、部分同学想当班干部,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刚开始上任的时候,一腔热血全身心投入,但是后来就逐渐丧失了为同学服务的热心和兴趣;第三、部分学生干部在工作时,用自己的职权为自身换取便利,为同学办事时讲条件,一点也不吃亏。这样的学生功利思想过于严重,即便自身能力很强,也很难做好班干部的相关工作。

    (二)缺乏责任意识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部分班干部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在实际工作当中,存在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当代大学生之所以选择去做班干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2]。也正是因为此类原因,部分大学生在做班干部的过程当中,过度强调个人表现欲,忽视了与团队的协作;第二、部分学生干部存在着懒政怠政、失职渎职的现象,平时工作不积极,评优评先冲到最前面;第三、部分学生干部在求职的过程当中,存在着简历掺杂水分的现象。其中,伪造获奖经历;互相吹捧;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现象层出不穷,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目前的学生干部缺乏责任意识和诚信精神。

    (三)纪律观念不强

    目前,部分高校班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纪律观念不强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部分班干部不能很好地起到带头作用,平时带头逃课违纪,考试作弊,很难让其他人信服;第二、部分班干部自身比较随和,缺乏原则,遇到有同学违纪的现象,擅自隐瞒不报。一切工作以义气为先,完全不顾组织原则;第三、部分班干部滥用职权,拉帮结派,导致班级内部小团体盛行,这些都是部分班干部纪律性不强的一种体现。

    三、高校班级学生干部的培养标准

    高校班级学生干部应当按照以下标准培养:第一、班干部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个人品德素养,应当具备爱岗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第二、班干部应当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活动参与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为人处事能力;第三、高校班干部应当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原则意识,一切以大局为先,以规则为重;第四、高校班干部应当具备诚信意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四、高校班级学生干部的有效培养策略

    (一)设置公平公正的班干部选拔标准

    针对目前班干部选拔标准不全面的问题,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个较为公平公正的班干部选拔标准,选择恰当的方式来进行班干部的选拔。

      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学生干部的素质,让学生干部能够在班级建设的过程当中发挥出较大的贡献。

      例如:高校可以通过班级投票和教师投票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班干部的选拔。可以规定:学生票为一票,教师票为十票。最终以公开唱票的方式进行选拔,票高者得。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班干部的选拔更加公平公正,激发学生的班干部选拔兴趣。

    (二)加大对班干部的个人品质考核力度

    针对目前班干部考核不全面的问题,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班干部个人品质的考核力度。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相应的宣传作用,让班级内部的成员能够具备相应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从而让班级建设越来越好[3]。

      首先,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收集班级内部其他学生评价的方式来考察本班班干部的个人品质;其次,高校内部可以开设专门的投诉通道,如果班干部有结党营私等个人品质问题,普通学生可以对其进行投诉。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对班干部的个人品质考核力度。

    (三)开设专门的班干部思想教育课程

    针对目前班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不充分的问题,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专门的班干部思想教育课程,以此来提高班干部的思想道德素养,为其今后开展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例如:学校可以针对班干部,定期开设专门的思想教育课程和个人能力提高课程,让相关的班干部必须抽出时间来认真聆听。学校还可以组织专门的考试,考核班干部的学习成果。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班干部的思想教育理论水平,为班干部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进行对班干部的培养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设置公平公正的班干部选拔标准、加大对班干部的个人品质考察力度、开设专门的班干部思想教育课程等方式,来提高高校学生干部的个人思想道德品质,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本文标题:高校班级学生干部培养的标准及对策探讨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57292.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