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 琦 俞美香/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一、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入党申请存在的问题
(一)学制短,学生错过最佳入党申请时机
相对于本科来说,高职只有三年,而学生在校的时间顶多是2.5年,因为大三学生都面临着顶岗实习的压力。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时间紧、任务重。纵观一个学生从递交入党申请到发展为预备党员,至少要1.5到2年时间。相对于高职的学制短的问题,应该来说,对学生而言,党员发展的每一步都要卡着点走,一旦错过时机,就很有可能后面就走不下去,那么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第一道关——学生撰写入党申请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这是日后这个学生能否发展的第一个先决条件。而我们都知道,学生撰写入党申请,有严格的要求。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一条明确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实际情况是,有部分高职学生在学校统一收取入党申请书的时候,还没满十八周岁,从规定上来说,他还没资格写入党申请,但是高职院校,因为学制短的问题,入党发展的每一个流程都是卡着点的。这样的学生往往有满腔热情,但是由于年龄问题,暂时还无法递交入党申请。而随后他年龄符合条件了,但是也有后面流程的时间上跟不上了。诚然,由于学制短的问题,部分学生刚入学,由于新生入学期间军训、适应性教育、专业教育等,学生还没反应过来,自己要提交入党申请,等他意识到的时候,往往也是因为时间问题,而赶不上了。这部分学生,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来说,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虽然党组织的大门永远开着,但是当学生知道自己递交了入党申请,也没法在校入党,势必会打击学生入党的积极性,最后可能也就不了了之了。学制短的问题,导致学生错过最佳入党申请时机。(二)入党启蒙教育不足,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入党的积极性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在新生入校的十月份,那时候,新生刚经历过军训,十月份就是形式多样的适应性教育、专业教育、学历提升教育等,对学生来说,往往是疲于奔命。而党组织的入党启蒙教育,也在这时候开展,学生往往顾此失彼,而这时候的入党教育,也仅仅是启蒙教育,不可能太深入,一次两次的教育,很难充分调动学生入党的积极性。(三)休复学学生的入党诉求未能有效解决
笔者在从事学生党务工作的三年中,发现不少休复学学生,对入党很有想法。其中绝大部分是退伍入学学生,他们在部队经历了一定的锻炼,党性觉悟很高,但是可能部队竞争大,加之又回到了高职院校学习,在部队没有完成入党,但是他们热爱党、拥护党。如果他是复学到一年级,那还好,如果复学到二年级,那就基本从时间上来说,不可能了。新时代下,学生选择多样化,譬如,有的学生在校期间,会选择创业休学或者由于生病休学,这部分学生,优秀的也不在少数,他们的入党诉求也是个问题。曾经有多位学生多次和笔者表示要入党,但是当笔者告知时间上的安排,学生的积极性就没了。这个问题,到目前,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入党申请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制短的现实问题
高职院校学制只有3年,学生在校时间更短,这是个现实问题,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的培养与教育。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一般来说我院每届学生(700、800人左右)可以发展23名左右,分两批次发展,第一批是在学生大二下学期,第二批是在学生大三上学期。对于第一批学生来说,发展工作还是比较有利的。但对于第二批学生来说,发展工作显得比较被动,学生长期在外顶岗实习,很多工作没法面对面开展,只能通过线上布置,更多的只能到开支部大会的时候,准发展学生才能聚在一起开会。而且不管是第一批还是第二批学生党员,发展了之后的教育和管理,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地开展。(二)入党启蒙教育时间短又显薄弱
一般来讲,对新生的入党启蒙教育安排在每年的10月份,一般由学生党支部书记安排。每年下半年,学生工作都是相对繁忙的,学生党支部又基本是辅导员担任,所以入党启蒙教育从实践上来说是比较仓促的,时间也很短,有时候可能也就是宣讲一次。而宣讲的话,也很难覆盖到全体学生。所以,对新生的入党启蒙教育是相当薄弱的,也不利于学生入党积极性的发挥。(三)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时间紧迫问题
以我校发展党员工作年历来看,学生撰写入党申请书的时间,最迟是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初的3月,而这批次学生,从时间上来说,只能第二批次发展。一个学生从提交入党申请到发展为预备党员至少要一年半。能在学校转正的学生党员是属于第一批次的,第二批次的学生,转正工作要到毕业后的12月份。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发展党员工
表1 苏州市职业大学发展党员工作年历
作时间是相当紧迫的。纵观发展流程,学生发展是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不然就很难顺利走下去。